疏通堵点抓落实

2017年04月20日 07:52   来源:光明日报   钟超

  全面深化改革三年多来,各方面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工作基本确立,改革向纵深推进,开始进入“密集施工期”。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指出,要抓落实,注重协调解决落实中的困难,及时了解重大改革落地情况,打通关节,疏通堵点,破除阻力。

  改革的宏伟蓝图铺陈展开,群众对改革愿景就有了现实期待。从改革方案到群众获得感之间的跨越,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打通“中间一公里”,让好的政策落到实处,让改革红利为人民群众所获得。北宋王安石变法,其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等新政可谓用心良苦,但由于执行不力,一些旨在惠民利民的举措反倒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以致改革结果与初衷大相径庭,最终走向失败。在今天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事业中,各级主要负责同志必须旗帜鲜明抓落实,切实保证改革的决心落地、方案落实。

  现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啃硬骨头不只需要决心、勇气,还需要方法、韬略。横亘在改革路上的堵点,就是改革任务的症结点,换个视角看就是改革取得实效的突破点。过去,财政专项资金沉淀普遍,堵点就在于所谓“打酱油的钱不能用来买醋”,使一些民生急需的地方和领域有钱不能花,还助长了一些干部的懒政思维。2015年国务院出台《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在审计署的督导下,当年统筹整合专项资金732.1亿元,促进了扶贫、教育等民生政策落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抓落实永远是重要环节,各级主要负责同志必须亲自抓、抓到底,马虎不得,敷衍不得,放松不得。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疏通改革的堵点,就能激活全盘、事半功倍。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国内环境波谲云诡,邓小平同志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南方谈话”,极大地打消了人们心中的疑虑,激发了社会活力,加速了我国改革发展的步伐。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堵点怎么疏通、关节如何打破、利益怎样调整,考验着各级主要负责同志的担当精神和实干本领。“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各级主要负责同志担当实干的前提是大道为公,不徇私利,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有利于深化改革,有利于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就坚决地去部署实施、配套政策、督察落实。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各级主要负责同志俯下身子、理清路子、甩开膀子,打通影响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娄山关”“腊子口”,才能破除制约改革的阻力,推动重大改革落地,把改革举措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