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点燃追剧消费这一新的消费增长点?

2017年04月19日 10:10   来源:东方网   孙维国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市民都在追《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近日记者走访福州多家书店发现,伴随着这部电视剧的热播,周梅森的原著小说《人民的名义》热销,目前书店已卖断货,店方正通过各自的进货渠道补货。(4月18日《海峡都市报》)

  追剧消费虽然有失理性,但也要看到,不论是国产热播剧,还是舶来的热播剧,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追剧消费都会掀起一股旋风。从国产剧《人民的名义》,到曾经的热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再到火热荧幕的好莱坞大片,我们都能够看到这股追剧消费风潮。

  需要强调的是,追剧消费并非是国人的“消费偏好”,在日本、韩国、以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有相同的“消费偏好”。每当有热播剧,电影、或者电视剧,都一次次上演着追剧消费热潮,此起彼伏,不断重复。

  同有追剧消费的“消费偏好”,不同的是,西方的追剧消费市场,要比我们成熟的多。西方追剧消费不是简单购买原著小说、剧中人物用品的粗放化消费,而是品牌化运作,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在西方,运营一部影视剧,与此相关的追剧消费包含在整个运营体系中,追剧消费是早就制定详细推广计划的商业营销。一旦影视剧大卖,与之相关的各种产品随之投放市场。

  这些经过事先精心策划、设计的延伸产品,附载了影视剧各种文化元素,不但具有实用功能,而且具有纪念意义,有些甚至有收藏价值,形成一个经久不衰的消费产品。典型如,变形金刚系列产品。反观我们的追剧消费,只是简单的仿制品、复制品、山寨品。一阵风过后,购买的追剧商品也毫无价值可言。

  同样是追剧消费,人家是品牌化、产业化运作,精心打造、培育追剧消费市场,以此培养忠诚的追剧消费群体,不断促进追剧消费市场规范化,使追剧消费市场发展壮大。如此,既受益了消费者,也给投资方带来滚滚财源,还培育了新的消费增长点。可谓一举多赢,一“追”多得。

  而我们的追剧消费市场,缺失品牌化、产业化运作,更谈不上培育市场和培养消费者。呈现典型的碎片化、短时化、模仿化,追剧消费并没有与影视剧运营形成一个整体,当一部影视剧热播,自然没有经过事先精心策划、设计的延伸产品投放市场。在这样不成熟的追剧消费市场,追剧消费的热浪,不但难以持久,而且容易变味为跟风消费、盲目消费、冲动消费等种种不理性消费行为。当下中国的

  追剧消费市场呈现的正是这样的现实,追剧消费热亟待冷反思。对此,除了消费者要反思自身非理性消费行为,影视行业从业者更应反思,怎样精心打造、培育我们的追剧消费市场?追剧消费这片蓝海如何挖掘?怎么点燃这一新的消费增长点?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