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美关系应“心中有数”

2017年03月21日 07:58   来源:解放日报   ■杨洁勉

  放眼全球,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分别是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这两个国家如何互动,不仅对双边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会影响整个世界的走向。

  当前,该如何看待新形势下的中美关系?第一,看中美关系的大局。在中国外交事务中,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这是一个大局。第二,看特朗普现象带来的挑战。特朗普上台和英国脱欧反映了“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暗流涌动。第三,看特朗普上台以来的形势。有观点提出,最大的确定就是不确定性。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特朗普上台后是否会全部践行竞选时的承诺还有待观察。

  展望中美关系的走向,不能不回首双方曾经走过的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45年来中美关系合作是主流。两国虽然国情、历史存在差异,但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又是一个新兴的大国,中华文化的基因里流淌着和平的血液;而美国是一个历史较短的国家,建国时间不到300年,但通过扩张一步步走向强大。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一度使中美两国走向对立,但在国家利益至上的背景下,两国合作成为历史必然。

  1972年,《上海公报》的发表,奠定了中美关系的基础。45年来,中美双方联系日益紧密。在经济方面,1979年双方贸易额不到25亿美元,2016年已经增长到5196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1700亿美元,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在民间交流方面,中美有47对友好省州和215对友好城市,华人和留学生数量更是大幅增加。

  进入新世纪以来,对美国而言,政治上其对全球事务的领导逐渐变得力不从心; 经济上面临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挑战;就业市场上,美国人也同样面临其他国家年轻人的竞争。于是,不少美国人产生了某种失落感,感慨全球形势的突变和自身状况的不如从前。在此大背景下,特朗普的全球战略在于重新巩固美国的领导权,重心是固本强基、增效减员而不是四面出击,战略布局则有进有退、突出重点。在处理大国关系上,特朗普的方针是多方调动、谋取优势。

  对中国而言,在网络信息洪流淹没下,人们似乎更难从总体上精准把握整个国际形势。其实,看问题要讲历史观、全局观和合作观,要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应对中美关系新挑战,中国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非常重要。“朋友要交,心中有数”,是处理国际问题的精辟论述。在处理中美关系时,这句话同样适用。

  一是把握战略态势。在“一带一路”、亚投行、金砖银行和中非合作基金等项目上,中国一直在避免冲突对抗的同时,加以稳步有序推进。我们的目标不是取代美国成为所谓的世界老大,而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如此之大,足够容得下中国和美国。

  二是加强分歧管控。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或者说处于“高度敏感期”。中国的繁荣稳定及中美关系的和平巩固,直接关系到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的大局和全局。中美两国都要管控好分歧,要做早、做前、做细和做对。

  三是破除傲慢偏见。中美两国要充分认识对方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中的重要地位、重大责任。在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上,双方应该平等相处,抛弃傲慢与偏见,做到相互尊重。实践证明,合作是唯一的正确的选择。

  四是增进互利合作。中美经济和金融关系密切,已经形成交叉的利益共同体,这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任何事物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中美关系虽有波折,但大方向是朝前发展的。

  具体来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政治上要坚定“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绝不容许有谈判和协商的余地。经济上坚持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密切经济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而且有利于全世界的繁荣发展。安全问题上要建立交流协商的常态化机制。

  总而言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信息社会化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全球化是一种潮流,任何人都不可能逆转,而只能去适应。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改进全球化放大的某些问题,把它升级成2.0版本。同时,在中国成为一个全球性大国的道路上,需要推动中美关系在新起点上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