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必须成为全球共识

2017年03月16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陈 斌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要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这一论断点出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中国经验:开放。

  改革、开放并不是两个独立并行的过程。事后看,改革意味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但市场经济这个目标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确立的;开放意味着打开国门,让知识进来,让资金、先进的技术与管理进来,直面全球竞争的压力,倒逼自己提升能力、发挥潜能,意味着逐步厘清改革的准确目标,并坚持目标导向,砥砺前行。可以说,开放内蕴的倒逼机制,是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正是全方位的开放,让中国看到了一个热火朝天发展经济的世界,找准了自己在世界中的真实位置,从而以知耻近乎勇的决心,引资引智推动现代化进程。因对外开放而涌进来的外资、因对内开放而涌现的民资,成为一条条鲶鱼,搅动死水,激发生机,为改革提供“不得不改”的压力机制。

  事非经过不知难。习近平总书记坦言:“当年,中国对经济全球化也有过疑虑,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有过忐忑”,但也说道,“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所以,中国勇敢迈向了世界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呛过水,遇到过漩涡,遇到过风浪,但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以学游泳为喻,他生动阐述了开放赋予中国改革的倒逼机制、压力机制。

  于是,中国从成功走向更加成功。不到40年,中国GDP总量跃居全球第二,超过10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一些国家、一些人赞叹中国的成功,但对中国成功背后的核心经验重视不够,或视而不见,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尤其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低速态势仍在延续,“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一些短视者只看到中国的成功,没看到正是开放令中国成功;只看到开放让中国成功,没看到中国开放也让他们从中受益。在这个历史节点上,向全世界重申中国开放立场极有必要,让开放成为全球共识极有必要。

  “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作为中国向世界贡献的重要经验,开放将让全世界人民“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结成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开放孕育理解与共识,封闭滋生猜疑与短视。愿人类在彼此开放中同呼吸共命运。

  (摘编自2017年3月9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