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必被手机所累

2017年03月14日 14:20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评论员 肖应林  

  如果兜里没带一分钱,你敢出门吗?这个问题三年前提出来,绝大部分人会坚决说“不”。但是今天,随着扫码支付、银联闪付、网上支付等方式的兴起和银行卡的全面普及,很多中国人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敢”。有调查显示:超过70%的网友认为现金已不是生活必需品。不久前,支付宝更是放出豪言:要推动中国在5年内进入无现金社会,引发各界热议。(3月13日《北京青年报》)

  无现金支付,这在企业运行中很正常。试想,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货款,要银行准备好,也得一两天时间,而于管理越来越现代化的正规企业,更为财会制度所不容许,所以只能通过银行转账。这样,至少犯不着申请警车开道、护航,造成警力等社会公共资源浪费。

  但回过头来,我们发现,无现金支付并非十全十美。有关专家表示,从国际上来说,“无现金社会”这个词语出现25年多了,但到目前为止尚无真正公认的无现金社会的国家。同时表示“无现金社会并不是指整个社会完全没有现金,而是指一种以电子支付为主的经济模式,全社会现金使用率极低,人们可以无障碍地使用电子支付方式进行消费。”这回答,颇值得琢磨和品味。

  在我看来,这其实只是一个城市生活更便利的提醒,观照我们当下现实,向前推进还有待时日。原因有二:一是接受调查的绝大多数人是网友,既为网友,那是不缺上网场所和环境的,调查结果难言公允;二是对于手机只用来打电话的人们,尤其是守在乡下故土上的父老乡亲而言,无现金出门,往往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这么说,无论城市还是乡下,人们无现金生活并不贴合实际,如果刻意去追求,反而可能被手机所累。记得今年“春晚”上的一个节目,一位在城市生活的女士,习惯了不带现金出门,在手机被偷的情况下,陷入寸步难行的境地,最后出门打车时,还是挺不好意思和司机商量,只能找回手机再支付了。这节目应该给人们带来思考和启示。

  其实,一部手机走天下,还真的没有说起来的那么方便。比如在超市购物,刷卡和手机支付就往往比不上付现金方便。而在一些城市坐地铁,按距离收费,如有好友同行而非同距离,那是不能和坐公交车一样同时买票,原因关乎出站。按照一些城市的地铁运营规则,无论手机支付者是哪一位,如果出不了站,就可能遭遇全程逃票的惩罚。这岂不都是手机支付的软肋?

  事实上,社会对不做手机“低头族”的呼声已久。既然国际上,“无现金社会”一词提了25年,但并未有真正公认的无现金国家,那么在我们,恐怕是把手机的功能夸大了。不难理解,现在不少人的生活已被手机绑架,反而出现了一些生活的不便利。这其实也很难解释清楚。

  一言以蔽之,人们生活中的完全无现金支付即便可以推进,也应循序渐进,切忌拔苗助长。否则,最终的结果是,一个人不知道是活在手机中,还是活在自己的生活中。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