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别让“疯狂的纸箱”殃及消费者

2017年03月07日 10:20   来源:东方网   王恩奎

  随着“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临近,各大电商、物流公司又迎来了业务小高峰,但在其中充当重要配角的“纸箱”却出现了新年来又一轮的涨价潮。“半个月前后报价差了1倍,原本不到3元一个的纸箱,现在要6元,而且中午报的价,下午就得调整。”有下游企业向记者表示,上游纸板原料厂家提价造成纸箱成本上升。(3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

  国家邮政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快递业业务量突破300亿件,另有数据显示,电商市场一年使用瓦楞纸箱约99.22亿个。统计数据显示,由于纸箱使用量大增,于是出现了“洛阳纸贵”的情景。据报道,从去年1月到今年1月,全国纸箱涨幅从高到低依次为华中85%、华北81%、西北79%、华东75%、西南68%。

  纸箱疯狂涨价,给电商和物流业带来不小的麻烦。有观点认为,假如一个纸箱上涨1元将造成百亿级的影响。“疯狂的纸箱”正引发整条产业链的连锁反应。从去年10月到现在,由于纸价大度飙涨,包装价格也成倍数增长,到目前为止几大包装企业的下游终端客户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包括食品饮料、电商包装、物流、农副产品、电子产品等领域。

  “疯狂的纸箱”见疯长,不仅苦了包装业,对于资金实力不足的企业而言生存压力会更大,纸箱厂的提价仍然未能解决利润被挤压的问题。企业承受不了或将面临倒闭。同时也会波及到电商、物流业的成本上升,最终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羊毛出在羊身上,成本有消费者买单。

  纸箱涨价疯狂,不是小事,最终受害的是消费者。有关部门不能袖手旁观,不管不问,应该适时进行政策调控,平抑纸箱价,不妨尽快出台政府指导价,不能让厂家和商家疯狂涨价,导致恶性循环。对擅自抬高价格的企业和商家应该依法查处。对于转嫁纸箱涨价成本的消费者有权说不。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吴正伟:回收网购纸箱一举多得    2014年11月05日
  • ·机场打包费离谱 监管应出手    2013年11月14日
  • ·如何破解消费过后“包装围城”    2016年11月15日
  • ·劳木:如何破解网购过度包装?    2016年05月0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