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损害他国安全之举必将危及自身

2017年03月03日 10:30   来源:人民日报   

  部署“萨德”,就是在给朝鲜半岛安全添堵,就是在让地区稳定大局生乱

  当地时间3月1日,韩美“鹞鹰”联合军演在韩国举行,之后两国还将举行“关键决断”联合演习,“萨德”反导系统将首次出现在模拟军演之中,这给原本就紧张的东北亚局势增添了更多不安因素。

  据韩国媒体报道,随着乐天集团同意与韩国国防部交换乐天高尔夫球场用地,国防部希望政府能在今年5月完成部署。而此前韩国国防部表示,最早将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工作。韩国方面加速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外界不禁要问,韩国政府为什么这么着急往火坑里跳?

  近来东北亚局势并不太平,韩国国内政坛更是一团糟。有分析指出,韩国宪法法院将在3月就总统朴槿惠弹劾案作出判决。一旦宪法法院裁决弹劾案有效,必须在60天内举行总统选举,大选将在5月举行。尽管从韩国决定部署“萨德”那天起,韩国多地民众就抗议不断,近日更是有多个市民团体的代表在韩国国防部门前举行集会,抗议军方与乐天集团签署换地协议,抗议“萨德”入韩。但韩国政府对民意充耳不闻,火急火燎地想赶在新总统选举出来之前把“萨德”部署完毕。

  以新增矛盾的手法能够解决旧问题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部署“萨德”,就是在给朝鲜半岛安全添堵,就是在让地区稳定大局生乱。韩国政府应该明白的是,外交方向的重大转向势必投射国内发展。部署“萨德”就意味着给韩国带来政治、经济、安全、环境、社会等一系列风险。一旦冲突爆发,充当“马前卒”的韩国将首当其冲,其命运也必然会发生转折性改变,其代价将不得不由全体韩国民众来承担。

  把安全建立在损害他国的安全之上,这种安全只是海市蜃楼。韩国政府一直声称,部署“萨德”旨在“增强韩国安全感,通过延伸威慑遏制朝鲜挑衅”。但事实是,从技术上看,“萨德”雷达系统探测范围达到1000至2000公里,考虑到朝鲜半岛的地理环境,用“萨德”反导系统“应对朝鲜核威胁”只能是自欺欺人。而多年来的局势变化早已充分说明,所谓“延伸威慑”只会加剧对抗,进而让半岛安全形势愈发严峻凶险,韩国追求的安全感无从谈起。

  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战略安全利益。中国一向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但是,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保卫国家安全的意志和实力。中国反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将坚决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一切后果由美韩承担。

  韩国民众抗议“萨德”入韩,因为他们知道不能打开“潘多拉盒子”。韩国决策者应该倾听这些民众的声音,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