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凭什么位列年度电影十佳

2017年02月23日 09:41   来源:解放日报   

  “第25届上海影评人奖”2016年度十佳华语电影近日揭晓,在此摘选关于入围十佳影片的评语,从中可管窥去年中国电影创作的成绩与不足,思考什么样的电影才是好电影。

  《百鸟朝凤》:

  影片表达的是导演吴天明的夫子之道。在时代洪流的冲刷下坚守自己的初心,有时竟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既是浮华世界的残酷物语,也是向往彼岸的暖心寓言。朴素且墨守成规的镜像语言,营造出感人的真情流露,证明了在艺术领域,新旧之间无所谓高下,合适就好。

  《箭士柳白猿》:

  从《师父》到“柳白猿”,徐浩峰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武侠世界。没落的、讲究的、私密的、个体的,一代人的离散,传奇故事式的落幕,像是一曲写给旧时代的挽歌,热血情义,又无可奈何。从文本到影像,从表演到表达,都自成一体。奇怪且耐看。所谓不疯魔不成活,这话送给徐浩峰正合适。《箭士柳白猿》 在2016年的华语片语境里,别具一格,回味无穷。

  《路边野餐》:

  这部引起国际影人关注的影片代表了中国新生代电影人区别于第六代等前辈电影人、开启全新书写的可能。这一可能与题材和人物无关,而与对题材和人物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有关。《路边野餐》 放弃了苦难控诉和不义批判,而着力开掘底层人物的浪漫情怀与诗意追求,从而既丰富了中国电影人物长廊,也拓展了观众对底层人物的认知与理解。

  《罗曼蒂克消亡史》:

  把美学形式与叙事内容很好地结合为一体。多线索多视角的结构让故事悬念十足、翻转合理,自觉的类型意识经过了导演“作者意识”的改造和过滤,黑帮片与黑色电影的元素与老上海的“在地性”相结合,呈现了进行形式探索但又不拒绝观众的导演风格。故事细节呈现充分,方言运用拿捏得当,没有让人觉得充满消费性,反而具有有效支撑主题的必要性。

  《驴得水》:

  经年的舞台锤炼,搬上银幕依然奇艳。一个少有人涉及的冷僻题材,冷笑怒骂之间将知识分子的时代众生相及其人性弱点进行辛辣的揭示。本片场面简练、事件集中,在诸种戏剧性的矛盾情境中,演员将寥寥几个角色拿捏到位、情感丰沛和充满力度,是一部较有人文意味和观赏动力的影片。

  《湄公河行动》:

  本片秉具荷枪实弹感,不仅向主旋律叙事灌注了硬度和强度,还拓宽了警匪片的限度和尺度。毒枭褪去了英雄色彩,警察也不是天兵天将,缉毒在影像表现上的现实主义尝试提升了电影的美学价值,也在更大的人生层面上,重新召唤了逝去的电影教育意义。

  《七月与安生》:

  本片将小说的缺点摒弃,重构了一套符合电影语言的表达方式,使改编作品呈现出细腻柔软又犀利凛冽的风格,极为难得。两位女主角的表演细致到位,互相成就。安稳的七月与不羁的安生,本来就是一个人的灵魂两面。不再拘泥于小情小爱,而把影片立意提升到人性深处的隐秘窥探。是2016年lP孵化的最佳案例。

  《塔洛》:

  用沉着内敛的方式表现了具有强烈戏剧性的核心冲突。这种反差在《塔洛》的主题、叙事和影像多个层面存在:放牧的草原和市井的城镇,自在却又孤独的牧羊人和陷入爱情最终迷失的牧羊人,小辫子和光头,好人和坏人,真实和镜像,乃至黑白影像。这使得影片张力十足,更具有超越地域和民族的普遍性。《塔洛》 在人物更加靠近观众、情节更具可读性的同时,叙事和影像表达方法上却更为个人化和风格化,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探索创新意味。

  《我不是潘金莲》:

  为中国电影重建批判现实主义维度探索了可能。尤为难得的是,这种批判因影片黑色幽默技巧的使用,不是以小众的方式而是进入了大众传播的视域。影片中人物的思考路径、彼此关系、身体与话语表达方式,在一群出色男演员不虚不过真实细腻的表演中得以传神表达,认真又荒诞。冯小刚及其摄影师对圆方长三种构图变化的探索圆融自洽,虽必要性并不充分,但艺术创新的精神值得肯定。

  《追凶者也》:

  本片定义了中国特色的连环罪喜剧,无论是刘烨、张译还是段博文,三人的戏各有类型各有源头,但彼此勾连渐入佳境,又黑又幽默,又土又潮流,多人物交错杂而不乱,多线头叙事繁而不复,同时为乡土和犯罪叙事打开了空间。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