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督查为契机压实地方环保责任

2017年02月17日 07:51   来源:北京日报   范荣

  最近,又一轮污染天气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袭来。2月15日起,环保部赴北京、天津、河北等有关省(市)开展2017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据透露,此次专项督查由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及另外四位副部长亲自带队,主要目的就是推动地方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

  部长亲自带队抓环保督查此前并不多见,反映出国家层面压实环保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的清晰指向。近几年来,我们对环保的重视日渐加码,特别是中央环保督察工作机制施行以来,通过下沉地方实地调研,收获了很好的效果与反馈。“严厉”、“够硬”成为群众朴素而真实的感受,“有了紧迫感,必须把环保抓起来”也成为很多干部的感悟。在中央雷霆手段的助力下,地方环保压力层层传导,环保意识愈发增强。

  但话又说回来,督查只是一种外部倒逼机制,真正实现环境治理的目的,关键是地方政府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如果脑筋不换、“速度情结”放不下,环境保护只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督查也就难免仅有一时之效。当下,很多地方确实存在要么一阵风、督一下动一下的问题,要么耍花招、蒙混过关为上策的现象。比如,原来浓重的烟雾在督查期间不知所踪,等人一走又继续是隆隆机器声、滚滚烟尘气,猫鼠游戏频频上演;还有的为应付督查频出怪招,诸如用水泥灌浇树根来抑制浮尘,专门“照顾”空气质量监测点的周边……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从某种程度上说,降不下来的污染指数、解决不了的环境投诉,固然是发展的阶段性难题,但表面看是难题掣肘,实则是有的地方打心眼里没有把环保重视起来。

  督查不能成为一阵风,而是要以此为契机把责任压实下去,把新发展理念树立起来。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就要把环保任务分解,拿出严格细化的治理举措和日常行动。只有把功夫用在平时,坚持科学、有序地采取治理措施,才能以较小的社会代价换来较大的公共收益。同时,对于环保举措在落地时经常面临的各种“软钉子”,还需要拿出更多掷地有声的硬举措,形成威慑力。在这方面,北京今年已经建立起了一支专门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环保警察”队伍,环保部门搜集的材料均可作为刑案证据,力度可见一斑。面对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面对人民群众对蓝天青山碧水的期待,我们还需要拿出更多扎实有力的行动来。

  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是关键。良好的空气不能等风吹,而是要靠人为。铁腕督查令公众嘉许,但公众更希望看到地方政府的积极应对,主动把污染防治责任扛在肩上,把治理举措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