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的“牙齿”应当更加坚硬

2016年02月01日 09:53   来源:中国网   谭浩俊

  据媒体报道,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大督查第三批督查问责和督查表扬工作汇报。20个市(州)、20个县(市、区)受到国务院表扬,1148名干部因庸政懒政怠政和不作为被相关地方严肃问责。

  ?据悉,受表扬的地区,将在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安排、企业债发行、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并对其实行2016年“免督查”。同时,利用2016年督查收回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转移支付沉淀资金,对受到表扬的地区予以奖励。显然,这种奖罚并用的做法,比起只奖不罚或只罚不奖来,更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有利于提高项目实施效率,有利于政令畅通。

  事实也是如此,从国务院两次大督查的情况来看,这些项目都是地方上报并得到国家层面认可的,是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增长目标的。也就是说,其实施进度的快慢、效率的高低、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稳增长的效果,决定中央的宏观决策。如果不按计划实施,项目进度达不到计划所设定的要求,就有可能对稳增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对中央的宏观决策也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为,所督查的项目大多在投资领域,在部分行业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其他行业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如果项目的实施效率再不高、进展不顺利,就有可能引发中央在宏观决定上继续加大投资审批力度,最终造成某些领域的再次出现过度投资现象。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督查问责主要聚焦于教育、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不落实不作为的情况,针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慢、公租房分配迟缓、安全生产隐患整改不及时和重点民生项目拖期等问题。也就是说,是与老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因此,对相关责任人的查处力度也要更加严厉,受处分的人员自然也要多于前面的督查。

  众所周知,过去因为投资问题处分公务人员的,往往都是在宏观调控过程中,亦即投资过热的情况下。因为项目进展不顺利、投资速度不快、没有达到计划进度而追究相关责任人、特别是政府官员的,且规模如此实实在在的,实不多见。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稳增长对当下的中国经济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不过,尽管督查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的稳定,尽快实现稳增长的目标。但是,其所产生的效率与作用,显然不只是稳增长一个方面。要知道,在政令畅通方面,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是存在不小的问题的。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往往都会在政令不畅通、执行效率不高、落实不到位中大打折扣

  就拿督查的项目来看,如果都能按计划落实到位、执行到位,经济就有可能止跌企稳,很多新的政策措施也就不需要出台。正是因为很多项目没有达到预期进度,没有能够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或产生效率,也就导致稳增长的效果受到了严重影响。而这样的现象越严重,错失的时机就越多,付出的代价也越大。

  也正因为如此,国务院组织专项督查组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督查,是非常及时而必要的,是抓住了政令是否畅通的“牛鼻子”的。更重要的,这样的督查,还能对地方政府长期养成的为了争取专项资金、争取专项贷款、争取各种拨款等而不惜虚报项目、虚报投资的行为,形成有效的约束和制约。因为,如果项目在申报过程中有水分,就必然会出现进度跟不上、投资计划难完成、项目建成后效益达不到等方面的问题。那么,以后地方在申报项目、争取资金等过程中,就会减少水分,减少各种虚报现象。

  需要提醒有关方面的是,由于督查的范围太广、内容太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因此,督查的效率与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组织督查过程中,也一定要组织精兵强将,要选派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同志,以切实将地方存在的问题查出来。切不可因为自身素质不高或不负责任,以及业务能力不强等,不能将问题真正反映出来。如此,对督查组的行为,有关方面也可以进行反督查,以抽查的方式,对督查组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进一步提高督查的水平与效果。

  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查,既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也是畅通下令的重要举措。而从两次督查的情况来看,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对今后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决策、更好地体现务实作风、更好地把各项工作做到位,是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因此,督查的牙齿应当更坚硬些,能够对各种不落实不作为行为形成真正的制约和约束,从而有效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与水平,提高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务实意识和实事求是意识。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