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不是年味变淡而是春节更加多元

2017年02月03日 11:25   来源:南方网   苑广阔

  2月2日是农历正月初六,2017年的春节假期已近尾声。有人选择网购办年货,有人选择外出旅游,有人选择微信拜年……如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这个节日里,遵循传统的年俗是否真的变淡了?年味究竟去哪了?(2月2日中新网)

 

  资料图:传统年俗舞龙。欧阳常海 摄

  春节假期正式结束了,同时也到了对鸡年春节进行各种盘点的时候。不得不说,盘点的过程,也是一个吐槽的过程,比如年味越来越淡,就成为近年来持续被网友吐槽的一个重点,背后所蕴藏的,可能是对一些传统春节仪式感消失的怀念,以及对很多过年传统风俗没落的不满。

  其实说到年味,是个很复杂的东西,而现在年味变淡,更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一个必然结果,同时本身就是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的证明之一。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人都觉得现在全国各地出台的烟花爆竹“禁放令”是导致年味变淡的原因之一。客观上我们要承认,没有烟花爆竹的春节和有烟花爆竹的春节,在“年味”上确实不一样,但我们为什么还是选择“禁放”?就是因为这种传统的过年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反而因为导致空气污染、引发火灾、破坏环境等等负面影响,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种“消极因素”。

  

  从这个角度来说,禁止在过年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仅只是政府的约束和强制行为,实际上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是大多数公众的一种科学、理性而负责任的主动选择。而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随着网购的兴起,很多人选择在网络上购买各种年货产品,大家都觉得这很正常,不但省时省力,而且还能购买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好东西、好玩意儿,但实际上在网络上购买年货,也是对年味的一种冲击。因为传统的购买年货的方式,都是一家人或朋友们一起去赶集、去超市、去年货大街,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年味就被烘托出来的。

  但是,你愿意为了年味,就放弃在网络上购物,在网络上购买年货吗?绝大多数人的回答必然是否定的。这也就是说,不是年味变淡了,而是我们的选择更加多元了,这是值得肯定的进步,而不可能走回头路。与此同时,一些过年的传统仪式和风俗在逐渐没落,让年味变淡的同时,一些新的年俗也在形成,起到了让年味变浓的作用。

  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显然非央视春晚莫属。作为春节期间的一道文化大餐、精神年夜饭,尽管春晚年年被吐槽,但大多数人仍旧选择在除夕之夜看春晚,春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年俗。那么一家人一边包饺子,一边看春晚,并且互相讨论节目的内容,演员的表现,在欢歌笑语中度过除夕,这不也是年味吗?所以说,年味变淡不可怕,也不值得吐槽,只要我们心里有家人,有亲情,有团圆,有欢聚,那就是最好的春节,最好的新年。(南方网苑广阔)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春节档电影不能只有高票房    2017年02月03日
  • ·对春节“空城”也要理性看待    2017年02月03日
  • ·愿你我都能被春节温柔相待    2017年01月26日
  • ·文化内涵是春节走出去的基础    2017年01月25日
  • ·春节免费泊车理应推广    2017年01月2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