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5日晚参加完导师组织的聚餐后,26岁的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史国平倒在宿舍里,当晚他被送医,抢救无效后死亡。而在一个多月前,他刚被确定保送该校的博士生。当天晚上,5桌师生消费5630元,含18瓶酒:13瓶42度的海之蓝,5瓶一品苏黄养生态。而参加聚餐的师生近50人,包括史的导师在内,共有4名老师在场。(1月19日《北京青年报》)
春节将至,看到这则新闻,着实让人扼腕叹息,然而,相比于将这种悲观情绪过度蔓延,还不如从这起悲剧中,反思高校饭局的“应酬文化”是如何走偏的。俗话说“酒不醉人人自醉”,在类似的悲剧当中,最令人警惕的应该是这种“每逢饭局必喝酒”的情况,已经在高校,渐渐形成了一种潮流。
然而,必须要强调的是,这种行为取向其实是一种误导,它在潜移默化中告诉一些学生:“在和老师喝酒的时候,要尽量配合他们,不喝酒不会说话就是不会应酬,那只能说明,你这个人能力不行。”千万不要认为这种潮流是“空穴来风”,以我个人真实的经历为例,作为一名在新闻系就读的在校大学生,我深知,在学校里我们很看重“入行”的机会。虽然很多老师也批评我们这种观念太功利,但是,几乎每一个校级学生组织都有自己所谓的“酒文化”,实习安排要喝酒,申请评奖也要喝酒,以至于在很多学生之中,也形成了一种“无酒不欢”的圈子文化。
我想,猝死的这位研究生,可能也深受这种“酒文化”的毒害。虽然,我们都知道,“酒文化”是一个不太好拿到台面讲的问题,但是也有很多人说,在酒局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很多方面,通过他的言谈举止,通过他处理各种关系、各种情况的手法,可以反映出这个人是否“懂事”。于是,在自己不愿意喝酒,而别人却都在喝酒的情况下,面子意识也在这种“酒局文化”中被过度放大,以至于一些平常几乎不喝酒或者不胜酒力的学生,也纷纷拿起酒杯敬这敬那。
这也难怪很多学生抱怨自己喝酒其实是身不由己,在这种“酒局文化”的背后,是社会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一种镜像。俗话说“无酒不宴席”,意思就是不管是再好的饭菜,如果没有酒的话,就不能算是宴席,加上中国人又好面子,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琐碎都喜欢放在饭桌上谈,自然在各种应酬上,酒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东西。并且,很多人也认为,一场生意能否做成,关键就在于喝酒喝得痛不痛快。所谓的应酬其实就是喝酒,应酬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陪我“把酒言欢”。
因此,千万不要仅仅指责猝死的研究生少不更事,其猝死的根本原因,恐怕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酒局文化”的深层误导。在此次猝死事件中,相关老师肯定是难辞其咎的,因为,学生喝那么多的酒,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高兴,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老师没及时劝阻,或者是由于老师也在喝酒,学生害怕得罪等其他因素。以此而论,即便老师没有劝学生喝酒,也在某种程度上助推着学生无节制喝酒。
所以说,一起研究生猝死事件背后,反映出的是普遍的高校“酒局文化”。只是,这种“酒局文化”的本质是极不健康的,常识告诉我们,酒精对身体的伤害或许远远大于酒桌上获得的感情,那些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我干了,你随意”之类的劝酒语,自然会被时代和观念的进步所淘汰。有必要重申的是,酒桌文化已经不再是唯一的交流洽谈方式,如果一个人整天跟你说“酒后才能吐真言”,那么不妨趁早远离他,远离这种嗜酒如命的“酒局文化”。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