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六安市裕安区政府网站发布的一条公示信息引发热议,该公示显示,一名合肥人在六安市裕安区同一个小区购买了44套房子。按照当地的补贴政策,该房主共获得约80万元补贴。目前,上述公示信息已被删除。记者近日就此事联系到六安市裕安区房地产管理局,一工作人员称该房主票据手续齐全,并未违规。(12月21日《江淮晨报》)
买的房子多,得到的补贴也多,该房主也许并不违规。可是既然如此,为什么公示信息被删除,相关部门又要专门开会研究呢?因为违规的是当地的补贴政策,只不过是该房主足够土豪,而使得问题暴露了。
可以算笔账。据报道,这44套房产的面积80多平方米至100多平方米不等,均价4000元。这意味着,如果以90平方米计算,44套房产的总价为1584万元左右,即使不是付全款,即使每套房银行都给贷款,那么以30%的首付计算,该房主也付了475万元左右。也许放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不算什么,但在一个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万元出头的四线城市而言,出手可以如此阔绰的一定属高收入人群了。
80万元的补贴,相当于奖励了该房主两套房,更不用说房价上涨后的利润,凭什么对于富人如此慷慨呢?更何况拿的还是纳税人的钱,那没买房的人岂不是亏大了?不知当地的保障房建设成效几何,是否能够满足低收入群体的需要,但一定不会有“买44套保障房再奖励两套”的奇葩政策吧?
为什么会“劫贫济富”?其实也不难理解,地方政府担心的未必是高库存,而是房地产疲软之后,开发商拿地热情下降,到头来影响自己的财政收入。
说到底,地方政府只有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义务,而没有帮助开发商去库存的义务,即使是一分钱的补贴,都是对全体纳税人利益的侵害。可见,当地“没有料到有人会买这么多套房子”的反省,还远未触及问题的实质,倒是该反过来多想想,还有多少一套房都买不起的人需要帮助吧。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