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2016年12月21日 10:50   来源:新华网   李洁琼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又到年终岁尾,回望这一年,有些场面让我们感动、自豪,有些人让我们缅怀、牵挂,有些事使我们错愕不已,还有一些反转令我们大跌眼镜。这一年,很多政策法规的出台和改进正源于人民的“呼声”,很多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和努力。而一切为了人民,正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初心”。

  《礼记》中曾这样描绘古人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也是今人对完善民生保障的不懈追求。

  不忘初心,要多谋民生之利。

  丢一次身份证就要往返千里回家办理,这或许是很多离开家乡、在异地漂泊的人有过的切肤之痛。今年7月1日起,全国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启动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工作,居民可就近换领、挂失申报、补领身份证。

  让公共服务更便捷,让人民群众少跑路,改革不问事之大小,只问民之所需。只要是人民迫切需要的,一张小小的身份证也是事关民生的“大问题”。

  不忘初心,要多解民生之忧。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这几年,老百姓反映最突出的是落户、医疗、养老、生育、教育、就业等问题,改革就从这些问题入手,把群众的利益诉求作为努力的方向。户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城乡养老并轨、“全面两孩”落地、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打破“一考定终身”、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以来,惠及民生的改革举措密集出台、强势推进。

  一个国家在不断进步,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民众命运在不断改善。这一年,改革者不忘初心,努力为民谋利,为民解忧,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全国1亿多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得到提高;20个省份相继出台文件,对本地区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作出规划部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搭建多元化人才选拔平台,各地陆续公布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取消和调整不少加分项目;前11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4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4.9%……

  公开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8.7亿人,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16亿人、1.78亿人、1.82亿人,中国已经建立起“世界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在2016年即将过去之际,拥有89年历史的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将三年一度的“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授予了中国政府,以表彰中国近年来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工作中取得的卓越成就。

  这一年,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伴随着成长的烦恼。我们要去产能、去杠杆,又要守底线,稳就业;我们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老百姓的腰包鼓了,可还存在着分配不公的问题;各地建的房子多了,却还有部分人住不起……许多“两难问题”亟待破解,许多“群体焦虑”需要舒缓。

  这一系列问题都说明,民生改善无止境,改革唯有“进行时”,而“初心”正是改革的缘由和动力。

  鲁迅先生曾说过,“多数的力量是伟大的、要紧的,有志于改革者倘不深知民众的心,设法利导,改进,则无论怎样的高文宏议,浪漫古典,都和他们无干,仅止于几个人在书房中互相叹赏”。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今日之中国,需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而改革只有深入了解民之所望,给人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不迷航。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唯有不忘“初心”,才能披荆斩棘、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