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天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总结了2016年经济工作,阐明经济工作指导思想,部署了2017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2016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贫困人口预计减少1000万以上。2017年,要更有力、更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把功夫用到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脱贫目标如何最终达成、薄弱环节如何弥补、如何让政策落地生根将成为2017年进一步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脱贫攻坚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仔细分析其中要义,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人”的脱贫,即在现行标准下,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国家确定的59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二是“区域”的脱贫,要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所有片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所在的连片特困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相适应;三是“制度化”的脱贫,通过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采取特色产业脱贫、劳务输出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战。
回顾5年攻坚战的开局之年,我国出台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全国5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建档立卡,预计全年减少贫困人口将超过1000万,相当于国际社会提出的全世界每年减少5000万贫困人口减贫目标的1/5。不仅如此,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趋于缩小。为达成上述目标,全国各省根据自身情况纷纷开出药方,规定脱贫“摘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退出标准和程序等,采取“靶向给药”的方式开启脱贫攻坚的大工程。在为一年取得的工作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我们依旧要认识到脱贫攻坚是一项持久战,依然任重道远,一些贫困地区仍然存在着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增收难度较大、减贫边际效应不断下降、贫困代际传递趋势明显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攻坚战的日益深入,无论是脱贫的理念、制度、政策、手段等都要根据阶段性需要不断地深入推进创新,总的来说,精准决定脱贫工作成效、共享引领脱贫工作方向、创新驱动脱贫工作可持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精准脱贫要实现的不仅仅是数字和指标上的脱贫,更要充分激发贫困地区群众的内生动力,逐步实现人的理念脱贫、能力脱贫、权利脱贫。
从贫困的表象来看,物质资源的匮乏是大多数贫困者的实际生活状况。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分析,贫困者的贫困实质是获取资源的理念陈旧、获取资源的能力缺乏以及获取能力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曾经指出,仅仅依靠政府独立的政策,消除贫困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是,要允许公民自己能有改变和消除贫困的动力,鼓励和激发民众自己的力量,才能彻底解决贫困者的能力贫困问题。
因此,精准脱贫的首要问题应该是针对贫困者能力的贫困所制定的理念和能力脱贫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扶贫先扶志,一定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这也正是反映了对贫困者能力贫困的关注,使其自身具备脱贫所需的能力,同时赋予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中平等的社会权利。总体而言,精准脱贫的核心脱贫机制应该是理念和能力脱贫机制,但根本机制应为权利脱贫机制,二者之间呈现递进互补的关系,理念和能力脱贫是基础,权利脱贫是长期保障。
其次,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脱贫既是一场攻坚战又是一场持久战,贫困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一种动态现象。中央明确提出,通过五年攻坚,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是基于现行标准的确保。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扶贫标准会不断调整,每调一次就会有新的贫困人口出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必须深刻认识我国贫困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即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程度上的贫困问题仍然会存在。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应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不能把扶贫开发当成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应充分认识到扶贫开发是国家面临的长期性社会现实,应从法律、政策及理论架构方面建立扶贫开发的立体化支撑体系。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新形势、新阶段,在经济形势总体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大背景下,精准脱贫承担着稳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后方的作用,效率与公平缺一不可,既要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又要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打赢精准脱贫的攻坚战。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