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2017春运,拒绝“囧途”还要升级治理优化服务

2016年12月16日 15:26   来源:人民网   理观

  自动“刷脸”进站、网购时间提前到早上6点、近六成火车票购买时无需验证码……随着2017年春运第一天火车票开售,今年春运拉开大幕,一些新变化也在悄然发生。作为年终岁末不变的主题,如何顺利回家、如何方便购票才是老百姓最大的关切。

  抢票难,总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春运新变化刚一出现,就有不少人惊呼这是“史上最难抢票年”。实际上,从供需角度看,集中在年末两三天回家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于是供需失衡造成的买票难,每年都如是。换句话说,买票难年年都如此,能否进一步提升运力、优化服务、加强治理才是关键。

  不可否认,为缓解春运压力,铁路部门也是“蛮拼”的。以2017年为例,一些举措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率,如“刷脸”进站;一些举措改进了购票体验,如备受诟病的验证码在减少;一些举措提高了运输能力,如春运期间将开行3570.5对图定旅客列车,在此基础上,节前增开566对、节后增开698对。回家的路顺不顺利,不只是体现在旅途中,更贯穿在从购票、进站、出站的全过程,而“四纵四横”的高铁网和“一键在手”的购票平台,缩短了物理距离。

  铁路部门“升级服务”给旅客以获得感,而倒票行为也在“升级”,成了不少人回家的“拦路虎”。网络代刷、抢票软件更新、提前制作网络预售页面、线下组团拉单、刷票圈串联……种种依托于线上与线下的倒票囤票行为开始“蠢蠢欲动”,并形成了“一条龙”的服务链。就一些热门地区、紧俏地区,买一张回家的票不仅要与“供给量”赛跑,而且要与“票贩子”斗争,于无形中消减了铁路服务升级的质量和效果,更扰乱了春运秩序。

  正因此,“猫鼠斗”不仅要瞄准问题,更要打准痛点。今年春运,包括铁路在内的诸多部门将联合规范乘运行为、维护铁路秩序,更重要的是将集中对准网络倒票,通过技术措施防控网上恶意抢票囤票行为的“猎鹰”行动还将继续。同时,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力做好2017年春运工作的意见》,一方面要求在技术上遏制不法行为,另一方面对失信旅客进行记录、把相关领域失信工作人员列入行业“黑名单”。“票贩子”花招多了,政府的治理手段也要跟上,这样才能在早发现、早预防、早应对中保证“一路顺风”。

  3.56亿人次,这个相当于2014年德国总人口三倍多的数量,既是2017年“春运”期间预计流量数,也承载着回家与过年的期盼。人在旅途,每一刻都是从天南到海北的跨越,不能“囧”在路上、也不能“堵”在路上,带着顺心与幸福出发,还需要政府和社会齐心努力,升级治理,优化服务。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春运路,服务还得跟上    2016年12月15日
  • ·这个春运“不太挤”    2016年02月29日
  • ·如何应对春运“大考”    2016年02月1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