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史上最难抢票年”是压力更是动力

2016年12月13日 07:11   来源:红网   乔志峰

  春运大数据预测:五大因素造就“史上最难抢票年”。距离2017年春节还有50多天,一年一度的“春运”即将拉开帷幕,这场规模庞大、周期性的人口大迁徙关乎着数以亿计返乡客的切身利益。日前,360浏览器发布《2017年春运预测报告》,《报告》指出,因受到客运需求增加、节前客流叠加、气象条件复杂等因素影响,2017年春运抢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并有可能成为“史上最难抢票年”。(12月12日中国新闻网)

  春运难,难就难在一票难求。一般情况下,人们不说“买票”,而说“抢票”,一个“抢”字,个中意味不言自明,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火车站、代售点那如龙长队,以及“蹲守”12306网站试图捡漏者的无奈。春运曾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大迁徙”,是否有夸张成分难以查考,但深受其累,甚至谈春运色变的人群数量之庞大,却有口皆碑、地球人都知道。

  抢票难由来已久。每当我们备受春运之苦,我们都会自我安慰:这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暂时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铁路运力的增加,终有一天春运不会再难。从公开宣传和媒体报道我们也能看到,铁路等相关部门似乎也“一直在努力”。可N年过去了,我们却蓦然发现,相关问题不仅未能得到有效缓解,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直至迎来了所谓的“史上最难抢票年”。难道问题无解?难道春运要一直“难”下去?

  该报告中列举的影响春运的五大因素,有客观原因,比如铁路交通发送旅客量将再创新高(预计达到3.56亿人次,同比增长9.7%)、春运较上年提前11天与大中专院校放假和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客流重叠等等。但也有人为因素,特别是车票的预售期缩减了一半,将60天调整为30天,难免会出现抢票较为集中的情况。这样的调整是否科学合理,事先是否经过了相关的调查和评估?

  另外,提到春运和抢票,就不得不提黄牛。去年春运期间,有媒体调查发现,抢票还是难,黄牛仍很忙,记者连续5天抢票失败,黄牛却谈笑间轻松搞定。之前尚且如此,今年遭遇“史上最难抢票年”,是不是又会给黄牛提供大有作为、大发其财的“广阔空间”?乘客苦不堪言,黄牛却可能乐不可支、弹冠相庆,相信谁都不愿看到这一尴尬局面。但以往的很多现实都告诉我们,这一幕出现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并且概率很大。抢票原本就难,如果再加上黄牛作祟,乘客只能是“屋漏偏逢连阴雨”,难上加难。

  春运的问题有解决的那一天吗?我相信肯定会有,但千万不要让大家等太久,更不要让大家“年年期盼年年落空、年年抢票年年难”。虽然所谓“史上最难抢票年”还只是预测,但并非全无根据,而是有大数据作支撑。这样的调查和分析,不知铁路部门进行了没有,对此是否出台了详尽的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史上最难抢票年”的预测是压力更是鞭策,不管是铁道部门还是与此有关的部门,都应该变压力为动力,进而有所作为。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这个春运“不太挤”    2016年02月29日
  • ·如何应对春运“大考”    2016年02月17日
  • ·相向而行破解春运魔咒    2016年02月0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