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第三方评估”提升脱贫攻坚精准度

2016年12月16日 07:5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将“第三方评估”机制引入精准扶贫,有利于客观了解扶贫工作全局,有利于查漏补缺、改进工作,更有利于总结共性的经验教训。应发挥好第三方评估以评促改、科学支撑的作用,切实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度、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为落实国家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工作要求,日前,宁夏针对全区有建档立卡工作任务的20个市县区的5040户脱贫户开展调查,主要评估脱贫户家庭收支情况、“三不愁四保障”情况、农户对扶贫帮扶工作满意度等127项指标。在笔者看来,将“第三方评估”机制引入精准扶贫工作,作用重大、意义深远。

  首先,有利于客观了解扶贫工作全局。长期以来,个别地方扶贫工作中造假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精准扶贫效果。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采取异地调查、本地配合的方式,避免了被评估单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弊端;调查员两人一组直接入户访问调查,倾听基层群众的真实声音,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调查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而且,第三方评估体系更加全面,能够全方位展示扶贫工作全貌,既为决策者提供可靠依据,也使全社会能够客观了解扶贫工作全局,有利于形成扶贫合力。

  其次,有利于查漏补缺、改进工作。精准扶贫是系统工程,工作千头万绪,各地具体情况和做法各有不同,工作中难免出现一些偏差和失误。因为身处其中,加上认识水平有限,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很难及时发现纠正,蛮干情况时有发生,由此产生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准扶贫效果。而且,与精准扶贫有关的一些机制还在探索当中,一些做法还要持续完善,这都需要科学评估作为前提和基础。第三方评估科学设立了量化指标,通过对识别准确率、退出准确率、群众满意度等评估指标进行分析测算,发现当地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使其尽快查漏补缺。

  再次,有利于总结精准扶贫中存在共性的经验教训。尽管各地具体情况和精准扶贫做法各有不同,但精准扶贫工作也有共性特点。近年来,各地在扶贫实践中积极创新方法、探索路径,在生态移民、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取得了不错成效。通过第三方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并总结区域乃至全国精准扶贫工作的好经验,树立一批扶贫正面典型,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当然,也能发现一些不良倾向,曝光一批弄虚作假的负面典型,形成震慑,尽快扭转精准扶贫中的错误行为。

  总之,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是一项重要工作,评估指标就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指挥棒”。各地应发挥好第三方评估以评促改、科学支撑的作用,切实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度、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拓兆兵)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扶贫第三方评估 不妨将关口前移    2016年02月24日
  • ·第三方评估要敢说扶贫的真话    2016年02月18日
  • ·干部慰问效果咋评估    2016年02月0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