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武雪梅:突破网络舆论“黑障区”

2016年12月06日 07:36   来源:环球时报   

  最近,深圳记者罗尔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在互联网上传得沸沸扬扬。不断涌现的网络舆论剥茧抽丝,展现出戏剧性反转。

  互联网与现实生活对接的过程,就如同在航天领域,所有飞行器返回地面时都会产生一个短暂危险的黑障区一样。视觉出现盲点,摩擦激化,险境频发,产生错综复杂的网络舆论问题。这既是中国互联网不断普及发展过程中,网络舆论必然经历的阶段,也凸显出更深层次的问题:随着网络不断与现实社会交融共生,互联网精神需要同步建构,互联网灵魂需要不断被唤醒和净化。

  中国社会已经逐渐建立在互联网之上,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听说读写,想到的网上都有,想不到的网上还有,而且还在不断出人意料被创造着。人与人因为网络产生远在千里之外却胜似相对而坐的密切关联。可与此同时,基于这种密切往来之上的互联网关系准则和网络社会伦理道德并没有形成。因此,由社会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论冲突进入到“按下葫芦起了瓢”的境地中,网络舆论深陷黑障区。

  要突破黑障区,我们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舆论众说纷纭,是事物各个侧面的有机组合,在表象上展开过多,就会陷入为了争论而争论的循环,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纵深思考方面有所缺失。

  我们为什么关注罗一笑?是因为我们诚挚的希望孩子能够痊愈。如果罗尔在强大的网络舆论面前,退掉善款,卖掉房产,最后女儿没能得救,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网络舆论没有表述清晰的是,罗尔的解困和求助的能力强大,与那些更需要救助而没有求助能力的群体比较,有损互联网上的求助公平。

  网络舆论必须解决自身的黑障区,才能清晰地判断出舆论关注的盲点以及被我们忽略掉的情怀。在网络扶贫被高度关注的今天,网络精神扶贫和净化也同样需要重视,在互联网喧嚣处强化主流价值观,建立积极向上的互联网精神。社会主流舆论有责任坚持透过表象看本质,阐发问题,亮出观点,有效引导舆论,推动网络舆论走出固执己见和互相攻击的黑障区,积极投身到互联网伦理道德和规则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上。(作者是辽宁省委宣传部网信办副局长)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