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大学生“空心病”不妨先定一个小目标(图)

2016年11月25日 13:55   来源:东方网   丁慎毅

  “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这个令人震惊的结论来自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一次演讲中,他表示一些学生因为价值观缺陷导致了心理障碍,并称之为“空心病”——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

  虽然演讲者未透露其统计方法,以及“活着没有意义”的概念是怎么界定的。但由于调查仅仅针对新生,应该还是有可信度的。

  这些大学生的思考其实更多的带有哲学意味。

  “意义”在哲学上也是一个争执不休的问题。苏格拉底对生活的意义是认同的,所以他说“没有反思过的人生毫无意义”。而萨特则不认同:“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是无意义的”。而从人的生活本身出发,所谓意义,主要是指一个人的价值认同。每一个人认为的意义可能不一样,可以说意义是多元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更多的来自一种相对的认同。人们可能在一定时间认为做某件事有意义,可能过了这段时间又会觉得这件事毫无意义。

  从哲学中走出来,就事论事,演讲者所说的“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应该是指的新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后的乡愁和迷茫。这是新生情怀的“空窗期“,认为没意义是正常的。正如演讲者所说:大学新生刚刚经历了激烈的升学考试,当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突然被抽空,难免产生一种空虚感。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表述的“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恰恰是对其所经历的教育过程的质疑与反思。其实,他们何尝不是在追问:我能走多远?这也是很多人经常思考的人生命题。所以,我最怕立刻跳出来一些“政治正确”者指手画脚,用自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来绑架这些学生。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一味的批判,而是尽快的建设。高校要为这些学生设一条活动筋骨的助跑段,搭一架从迷茫走向清醒的桥,让他们觉得四年的大学生活真的有意义。至少要让学生们明白,即使终极无意义,但是过程有意思。

  8月份,王健林做客电视节目《鲁豫有约》,在聊到给年轻人的建议时,关于如何做首富的表述,刷爆了朋友圈:“很多年轻人,有自己目标,比如想做首富是对的,奋斗的方向,但是最好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你看看能用几年挣到一个亿。你是规划五年还是三年。到了以后,下一个目标,再奔10亿,100亿。”结果让王健林没想到的是,这个“小目标”,在朋友圈被“玩坏了”。其实王健林说的真不错。目标太大往往因为使人感到遥远而放弃,而从一个个小目标开始,则有望逐渐接近大目标。一个人一开始就想做比尔?盖茨,学哲学的一上来就想超过黑格尔,这种人可能最终会一事无成。如果大学新生一入校就定下目标成为马云,这个目标很可能就是天上的一片云,风一来就吹走了。

  《俞敏洪谈创业》中说:将长远目标分解为多个易于达到的阶段目标,每达到一个阶段目标,都会体验到“成功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强化创业者的自信心,并推动创业者稳步发掘潜能去达到下一个目标。这和王健林说的意思是一样的。

  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把自我管理作为大学生的第一课,这包括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让大学生通过合理分配时间,善于将长期目标化为短期的目标,一步步地去实现。比如,要先从迷茫中解脱出来,就先从交接几个好同学开始,从在“百团大战”中挑选自己中意的社团组织开始,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补足自己的短板;或者参加兴趣组织,让自己的优势进行发挥;也可通过社团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一步步实现和谐人际关系的目标。

  寻找自我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大学是一个寻找自我的地方,通过寻找自我思考人生的意义,规划人生的方向,筹划人生的跳跃,从大学开始的小目标出发奔赴终生的大目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与用、知与行是一个断转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只有在坚持一个个的小目标中,在学习中实践,在实习中学习,不断地如此反复,才能有效地接近更高的目标。这就需要大学生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沉静,所谓“宁静致远”。一个人如果耽于享乐、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势必缺乏长远目光和毅力恒心,终难有所成就。只有在一个个小目标前信念坚定、心无旁骛、甘于寂寞,方能抗得住诱惑和干扰,逐步实现更高的目标。

  总之,消除大学生“眼前的苟且”与“诗和远方”之间的迷茫,就要在这之间多放几个指示方向的清晰距离桩。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