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高校的“跑腿经济”

2016年11月22日 10:43   来源:东方网   滨兵

  “双11”过后,高校快递数量激增,大学校园内“求代拿”的需求成倍增长,乐于“跑腿”的学生也从中发现商机。代打热水、代取外卖等,高校里新兴的“跑腿经济”值得关注。(11月21日《中国新闻网》)

  我为你跑腿,你付钱给我,这是“跑腿经济”,这在社会上已经是很正常的现象。甚至有人代排队的。而“跑腿经济”从社会走入高校,这也属于正常。之所以有人反对高校的“跑腿经济”,无非是因为大学生的钱一般情况下花的是父母的钱,不应该浪费钱,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应该勤快,而不应该付钱让别人做事。其实,这么想,有点狭隘了,也不符合时代潮流。

  高校的“跑腿经济”繁荣,这是市场所决定的,有需要就有服务。“跑腿经济”走入高校是很自然的,毕竟高校不是世外桃源,什么都不接触。而大学生需要有人替你跑腿,未必全是懒,有时候是自己太忙,脱不开身;有时候是时间成本高,不划算,他们选择付钱让别人为其跑腿,本身就是理性的选择。而高校“跑腿经济”也为一些大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大学生凭自己的能力赚钱,又有何不可?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校园快递工作委员会、菜鸟网络、阿里研究院发布的首份《校园快递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全年,中国内地高校收到的包裹数约占全国总量的6%,这个市场至少可以带动7万个直接就业机会。而代拿快递让某大学生月入2000到3000元不等。由此可见,“跑腿经济”的需求量是大的。而如果将其扼杀,显然不太现实,不仅增加管理成本,而且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对于高校的“跑腿经济”应该理性看待,但不能任其自生自灭,需要监管。如果业务是正常的,比如代拿快递、代买水果之类的,应该给予宽容,但如果是花钱找人代课、代点名的现象,则要进行杜绝。可事实上,代课代点名已经相当严重了,甚至成为“一条龙”服务,这是与高校的制度相违背的,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学习,更是在破坏高校的校风学风。

  高校的“跑腿经济”,不要想着去杜绝,更不要想着如何将其“扼杀”,但却需要给予一条红线边界,一旦超过这个边界,则要受到处罚。对于“跑腿经济”中存在的违反校纪校规的事情,则要坚决给予取缔,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是原则性问题,不能漠视。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