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过后,高校快递数量激增,大学校园内“求代拿”的需求成倍增长,乐于“跑腿”的学生也从中发现商机。代打热水、代取外卖等,高校里新兴的“跑腿经济”值得关注。(11月21日 中国新闻网)
还是那句老话,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机。在社会需求多元化与网络发展加速的双重语境下,“跑腿经济”兴起于各大高校并不奇怪。至于这一现象的正常与否,显然没有你争我辩的必要。带着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更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正如前几年已经诞生的跑腿业务,如今在手机应用上得以实现,这何尝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呢?当然,“跑腿经济”在高校盛行,最值得我们关心的是,“跑腿经济”会否功利化教育属性?
“跑腿经济”在高校泛起浪潮,与社会环境有些不同。倘若过早渲染一种功利化的氛围,是有悖于教育属性的。代拿快递、代取外卖、代打开水、代卖水果等跑腿业务,在北京、天津、江苏、湖北等地的部分学校里弥漫,对于参与其中的学生未必有益。从消费者(主要指学生)角度出发,3到5元的服务费用或许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寄望于他人帮办”无疑是对懒惰思想的隐形塑造。如果这些举手可为的小事都要依赖他人服务,试问如何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肩负重担?
再说从事跑腿业务的学生,月入2000到3000元不等的兼职外快,的确可以填补生活支出。业余时间依靠自己的劳动,换取等价的收入自然无可厚非。但让人隐忧的是,有多少学生是在利用逃课时间替人排队取快递?又有多少学生在利益的驱使下替人上课、代人点名?这其中就隐含着一种利弊权衡,隐含着教育的阵痛。如果功利化思想在校园里蔓延,对教育的潜在伤害往往是难以察觉却很可怕的。
近几年,社会上跑腿公司已经呈现出“井喷”态势。在欧美发达国家跑腿业务也相当普遍,并孕育出非常活跃的跑腿经济。如果是社会上成熟运作的跑腿公司,当然不存在前面言及的担忧。可在高校,绝不能简单地从经济层面考量。没有安全保证,没有法律护航,“跑腿经济”就缺少一条完整的运营规范。难保会有高校学生冲破“跑腿服务”的边界,做着违规违纪的事情,这就极有可能背离教育初衷,也会在无形之中腐蚀校园这片净土,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
有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中国内地高校收到的包裹数约占全国总量的6%,这个市场至少可以带动7万个直接就业机会。诚然,高校学生抓住机遇。利用适当的时间和精力做这些尝试值得肯定。只是,这其中也牵涉到诸多方面的问题。比方说,如何定位跑腿服务过程中出现纠纷的权责问题?如何避免花钱找人代课、代点名等教育乱象?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弱“跑腿经济”对教育功利化的影响?此类争端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跑腿经济”想在高校步入正轨,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