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分区助力中国协调发展

2016年11月22日 09:1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 娜

  中国的地理地质环境复杂多样,较大的地区差异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给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由于生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和地区上的差异性,不同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有所不同,导致的结果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生态功能区划由此产生。在充分认识客观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然后依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同、生态敏感性的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进行分区管理,采取不同的对策,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域生态建设,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这是“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一场革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生态功能区改变了按要素管理生态系统的传统模式,在深入详细的了解各地区的生态现状、生态功能、生态环境问题等基础上,精准定位,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实行分面、分片、分级保护和管理;封山育林,封湖育水,封沙育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采取人工营造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

  其次,生态环境既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场所,又为人类从事活动提供了物质资源,并间接、潜在、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分区管理,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是在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

  再次,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主题,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应该是以良性的生态平衡能力为基础,以永续的环境资源利用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而生态功能区划,可以有效地对资源和环境进行开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保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以指导区域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产业布局、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最后,各个区域之间建立权威的,超越地区、级别和部门的区域协调机构,对整个生态保护活动进行统一组织、部署、管理和协调,可以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环境污染影响没有边界。水环境污染方面,每条河流都会流经不同的区域,上游河流污染必定会影响下游的水质;大气污染物可以被输送到其他区域,出现空气污染的“叠加效应”。因此,在实施生态功能区划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区域的主导生态功能,综合考虑相关区域之间的关系、区域间生态功能的互补作用,根据保障区域与国家生态安全的要求,与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其他各种专项规划相衔接,促进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

  近年来,中国许多省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指导下,逐步提出并实施了相应的生态功能区划方案,以生态功能区为基础,指导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为当地产业布局、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2016年8月28日,山东省济南市发布了《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社会公布版)》,将全市划分为南部山区水源涵养区、中心城城市建设区、山前平原农业区、黄河沿岸湿地保育区、北部平原农林区5个生态功能区。五大功能区协作发展,共同打造特色鲜明、多元和谐的美丽泉城。

  地球只有一个,失去它,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家园?按生态功能特点进行全面规划、分类指导、区管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无疑是一种很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和途径。让蓝天长在,青山长在,绿水长流,人类才有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