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6.9%,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全年GDP增速“破七”,是近25年来的第一次。
“破七”并不令人意外。此前有20家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预测GDP增速,其中7家预测值为7%,12家为6.9%,一家为6.8%。从外部来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持续下降,金融风险逐渐增强。从内部来看,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档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新常态下潜在增长率下行,GDP增速回落势所必然。
“破七”也不应令人焦虑。纵观全球各大经济体,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6.9%的增速依然名列前茅。每年平均保持在6.5%以上的增速,就可以实现2020年“双翻番”的目标,6.9%的增速也未滑出稳增长的区间。对GDP增速,不应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对中高速增长,更不应有不合逻辑的悲观。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直言:“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有快有慢是正常的,不能说只能加速、不能减速,这不符合经济规律。”
从速度换档、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三大节点”观察分析,中国经济在增速放缓的同时,仍不乏亮色和亮点。
尽管传统工业增速下降,采矿业增加值增长仅2.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仅1.4%;但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尽管制造业面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巨大压力,增长仅6.0%;但服务业强势扩张,增长达8.3%,而且GDP中服务业比重已占50.5%,比制造业高出10个百分点。尽管房地产开发投资名义增长1.0%,实际增长2.8%;但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其中服务业投资增长10.6%。尽管进出口总额下降7.0%,其中出口下降1.8%;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
跳出“破七”的思维定式,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综合分析统计数据,就不会得出悲观的结论,甚至作出“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预期。以GDP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曾使中国经济在数十年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然而,速度优先的发展模式日益凸显其种种弊端,资源环境的约束也日益严峻,转向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是唯一的选择。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就是摈弃片面追求速度,以协调发展为制胜要诀。
在“三大节点”上,中国经济确实面临下行的压力,但这也是转型升级阵痛期的正常现象。速度与质量协调、增长与结构协调、发展与改革协调,正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中高”战略取向所在。正如习近平所言:“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