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

2016年11月17日 08:41   来源:深圳特区报   魏英杰

  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之脆弱,根本难以承受乱开发、瞎折腾。在这些地区,不是说破坏了还能治理,而是意味着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改革开放有一个重要经验教训,就是许多地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视了生态保护工作,到头来经济水平上去了,可生活品质却没有显著提高,为此吃了大苦头。后来,人们把这一发展路径称为“先破坏后治理”模式。

  随着东部产业转移、中西部加快开发步伐,这一模式又有抬头的迹象。近日,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内蒙古自治区反馈此前在当地开展督察的意见。反馈中提到的问题与现象令人触目惊心。如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开发问题仍然多见。当地89个国家和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中有41个存在违法违规情况,涉及企业663家,矿山环境治理普遍尚未开展。

  其他不说,仅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所谓自然保护区,其实就是划出生态红线,限制或禁止开发的区域。保护区尚且如此漠视生态保护,违法违规开发现象严重,其他地区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如反馈意见中专门提到,2013年以来,自治区各级环保部门共收到关于北方药业的投诉达143件。但中央督察组现场督察时,厂内腐臭扑鼻,存在违规填埋废菌渣等问题,性质恶劣。这足以说明,当地一些政府部门和生产企业,根本就没有把环境保护、生态治理放在心上。

  中西部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地理位置等原因,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遇破坏,环境修复的代价巨大,而且收效甚微。比如草原植被一旦被破坏,就可能面临荒漠化的后果。就是沙漠,一旦被污染后,污染渗入地下,可能就是永久的破坏。

  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之脆弱,根本难以承受乱开发、瞎折腾。在这些地区,不是说破坏了还能治理,而是意味着可能再也回不去了。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高度重视生态保护问题,已经造成不少严重后果。如反馈意见提到,当地的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已基本丧失。更令人震惊的是,至今为止,当地64个自治区级以上园区中,还有29个未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这意味着,这些园区仍存在类似于前两年被曝光的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的问题。

  如今摆在内蒙古自治区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面前的,一方面是如何修复在近年来发展中遗留的生态污染问题,另一方面是如何确立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心的循环经济模式。如果东部产业转移,只是把污染转移到中西部,这等于在沿袭过去的悲剧。中西部必须摆脱这种先破坏后治理的模式,走一条依靠绿色青山和自然资源禀赋的道路。如发展沙漠、湿地、草原特色旅游,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等等。

  中央督察组的反馈意见表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跟不上,主要还在于人的观念没有扭转过来,换言之,也就是政府部门的政绩观没有扭转过来。这是应当重点“治理”的问题。

  (作者系知名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