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我们还远未及格

2016年11月08日 08:02   来源:红网   于海新

  本月初,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消息,将设置垃圾“分类、分质、分时”收运试点,促进居民源头分类,同时将探索设置垃圾“不分类、不收集”惩戒试点。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知如何分类成为困扰诸多小区居民的难题。而北京与上海、南京等8个城市作为全国第一批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已经十六年了,但取得的实效却并不尽如人意。(11月6日 澎湃新闻网)

  在我国,很多城市都对垃圾分类有明确界定,垃圾分类硬件设施也比较齐全,城市街道上随处可见标有垃圾分类标识的垃圾桶,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界清晰,但里面的垃圾却混在一起,并不像外表那样“泾渭分明”,分类垃圾桶的功能形同虚设。人们并未按照城市管理者的预想来对垃圾进行分类,甚至有的城市还停留在垃圾、果皮入箱即可的起步阶段,并长久停滞不前。这种情况在居民区更是如此,厨余垃圾、生活垃圾,不管可回收的还是不可回收的,都混在一起装入袋子往楼下垃圾桶一扔,垃圾管理员到时间装车走人,整个环节压根也没有涉及垃圾分类。

  目前国内外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处理。如果垃圾未分类直接填埋会污染水体和土壤,直接露天焚烧,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燃烧产生的细小颗粒物也会重新进入水体和土壤,污染环境。正是认识到个中的利害关系,我国早就提出了垃圾分类的号召,但我国的垃圾分类现状只是看起来很美,实际却远未及格。

  从垃圾分类的第一个环节来看,居民固有的生活习惯是一大掣肘,垃圾分类并没有形成全民共识:一方面是居民对垃圾不分类产生的危害和垃圾分类循环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府公益广告做了不少,实际宣传效果却收效甚微;另一方面是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十分匮乏,很多居民并不清楚“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区别,扔垃圾时只能“凭感觉”。而在日本,新迁入的居民很快就会从当地清扫所收到一份垃圾分类和按日期扔垃圾的指南,上面详细描述哪些属于可燃垃圾、哪些属于不可燃垃圾、哪些是资源垃圾,以及各类垃圾的清运时间。引导居民改变生活习惯,做好垃圾分类并非一日之功,我们不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做法,对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宣传要从娃娃抓起,政府做细宣传工作,家长以身作则,不断推动,终会形成全民共识。

  垃圾分类的第二个环节是清运环节。即使居民将垃圾分好类,清运环节的杂乱无章仍会影响居民的积极性。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收集垃圾的环卫工人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混倒进运输车,不同标志的垃圾车却装起同样的垃圾。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也曾坦言,环卫工人中确实有少数人因为培训不到位或操作不规范,把垃圾混在一起拉走。垃圾分类不能靠口头上说说、文件上提提、表面上做做,群众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政府当做好后续环节的跟进,对垃圾清运工人加强业务培训和制度管理,把好分类垃圾清运关。

  垃圾分类同时也遭遇着终端环节混合处理的尴尬,不少垃圾处理站内,所有垃圾“殊途同归”,业主们分好类的垃圾到了垃圾处理站,又被混合在一起处理,垃圾分类功亏一篑。现阶段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仍有待完善,作为政府主导的一项工作,政府应加大垃圾处理的投入力度、加大分类运输设施的投入以及末端分类处理设施、完善垃圾分类运送体系、加大相关的宣传力度和业务培训。

  像北京这样对垃圾分类的“试点”式尝试,是城市管理的一大进步,值得肯定。但“试点”的实效有待政策的跟进和时间的检验。垃圾要实现全面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需要很长的时间,政府部门需要将工作做到最细,一个环节都不能少,才能在全社会上下形成垃圾分类的共识和良好氛围,才能缓解“垃圾围城”的城市之痛,也才能不让人们再等一个16年。当然,对于垃圾分类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缺位,人人迈出一小步,城市文明就能前进一大步。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