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杜特尔特效应”并不奇怪

2016年11月04日 09:09   来源:北京日报   范荣

  继中菲关系解冻、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华之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日前也来华探索深化中马双方国防和经济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近来可谓十分热络。对此,英国《金融时报》酸溜溜发文,称弃美亲中的“杜特尔特效应”正在席卷东南亚国家。

  “中国试图把一个又一个国家撬离华盛顿的盟友圈子,推动他们进入中国轨道”,西方媒体的话语醋意十足。不过也难怪,若是放在三个月前,恐怕没有谁会想到“南海仲裁案”时剑拔弩张的中菲关系,会来个180度大转弯,更不会想到杜特尔特会不分场合地对美国“老大哥”各种抨击痛骂。如今,作为南海问题中所谓“声索国”之一的马来西亚,也抛来了橄榄枝。在这个问题上,与其说是中国在撬别人的朋友圈,倒不如说是这些国家主动选择。

  所谓“形势比人强”。昔日盟友掉头而去,恰恰说明小兄弟逐渐看清了“老大哥”不靠谱的真面目而自发“用脚投票”。说好的盟友关系,可一涉及自身利益或不合己意,山姆大叔就坑队友没商量。想当初为了鼓动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发难中国,美国不遗余力各种支持;可是当所谓南海仲裁结果出炉,面对中国针锋相对的军事演习,美国军舰却迅速溜之大吉,远遁太平洋深处。同样的事也发生在马来西亚身上。过去这些年,为了促使马来西亚更加配合自己战略,美国一直试图干涉其内政,包括支持其反对派,并试图分裂现在的“国阵”、终结“巫统”的统治。越来越多国家的“觉醒”,实在是因为已被伤得太深。

  更进一步看,“杜特尔特效应”的真实动因还在于互利共赢的观念深入人心。周边国家愈发明白,一味被别人当枪使,于己毫无裨益,只有良好稳定的地区环境才是国家之福。而这也是“中国方案”一直所倡导的理念。无论是打造“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命运共同体,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还是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成立亚投行,都是在给整个地区带来稳定和机遇,带动周边国家跨国贸易、跨国投资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所谓“亲中”,表面上看是各国在积极与中国搞好关系,实际上则是大家在一起为共商、共建、共享更好的发展环境而努力合作。

  邻居是搬不走的。周边关系的协调不会是一次博弈,而是重复博弈。有人说,只有每个人都尝到“双输”苦果,才会在下一次博弈中选择于双方有利的策略。我们期待越来越多国家能看清大势,做出明智选择。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