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铭记长征历史 踏实新的“征程”(图)

2016年10月25日 10:05   来源:东方网   尹贵龙

  近期,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长征,对于老红军以及出生在那个年代的人而言,是一段刻苦铭心的人生经历和从未走远的光荣历史;而对于新世纪以来的年轻一代而言,长征,或许是教科书上记载的一段文字;是影视剧中的一段传奇故事。然而,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长征的历史必须永远铭记、代代传承。

  铭记长征历史,为了传承和弘扬那段光辉岁月。美国著名记者兼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长征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敢和力量的伟大史诗,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时至今日,不知有多少年轻人能够像记住自己生日一样记住长征的起讫时间;不知有多少年轻人能够像平时讲段子、顺口溜一样讲好“七根火柴”“金色鱼钩”“半截皮带”等经典长征故事,也不知有多少人还会怀着一颗敬畏、敬仰的心重走长征路?不管时代怎样变,条件怎样变,我们都应铭记历史,这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也是踏实“新征程”的实际行动。

  铭记长征历史,为了更好地珍惜当下幸福生活。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途径15省份、翻越20多座高山、渡过30多条河流,历经大小600余次战斗,用双脚和生命,完成了一次“无与伦比的史诗般远征”。“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已成为耳熟能详的名句。如果没有红军的舍生忘死,哪来我们今天的幸福安稳?没有当年的坚定求索,哪来今天的光明前景?长征路虽苦,但他们所展现的都是笑谈明天的革命乐观主义,都是甘愿吃苦、宁愿战死也不愿抛弃、放弃的坚韧顽强。

  铭记长征历史,为了不忘初心继续奋勇前进。近日,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绝命后卫师》披露了一段鲜为人知、惨烈悲壮的故事,引起观众强烈共鸣。爱听革命故事的“小丸子”,从小“被当成姑娘养大”的赖娇娇,冒死千里送情报的中共地下党员项与年,弹绝后自己绞断肠子的师长陈树湘,他们身上无不展现出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革命事业必然成功的坚定信念,无不是对党、对中国革命的满腔热血和绝对忠诚。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长征,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我们回望历史,是为了铭记,也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