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全球化机遇”沦为“全球化危机”

2016年10月20日 07:2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在应对危机、恢复增长的过程中,不少国家声称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实际上却更倾向于最大可能地获取全球化红利,同时,通过以邻为壑的手段,实施形形色色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规避全球化风险。世界绝不能再回到闭关内向、只求自保的老路。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只有共建共享、凝聚合力,才能真正构建起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在近日闭幕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指出,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我们要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当今时代发展潮流,推进结构性改革,创新增长方式,构建开放型经济,旗帜鲜明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这一论述高屋建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最大障碍。近期,国际组织纷纷警告称,受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影响,全球贸易增速持续放缓,进而威胁全球经济长期发展。这再度表明,随着内向情绪魅影重现,经济全球化受到冲击,世界经济再次走到一个关键当口。

  一段时间以来,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全球化遭遇“逆风”:在美国大选中,“自由贸易”成攻击对象,“反全球化”论调广受追捧,“特朗普现象”甚嚣尘上;在欧洲,英国“脱欧”、难民危机、暴恐袭击,重创欧洲一体化进程,反贸易、反外资、反移民等民粹主义极端思潮蔓延;连年的地区冲突和地缘政治纷争也在加剧部分大国的内向趋势。

  作为全球化重要象征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更是日渐陷入停滞。世界贸易组织近日发布的《贸易数据和展望》显示,今年全球贸易增长率预计将跌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也将是15年来全球贸易增幅首次低于全球经济增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球贸易增速通常是全球经济总产出增速的1.5倍,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快速发展时期,全球贸易增速高达全球经济总产出增速的2倍。但近年来,这个比例却在不断下滑。

  这一趋势的出现绝非偶然,客观上,受到经济周期转换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但在更大程度上还是主观因素在作祟。在应对危机、恢复增长的过程中,不少国家声称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实际上却更倾向于最大可能地获取全球化红利。同时,通过以邻为壑的手段,实施形形色色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规避全球化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指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贸易自由化进展缓慢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全球贸易的增长。可以说,保护主义倾向乃至“反全球化”正对世界经济构成重大系统性风险。

  回首历史发展的轨迹,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一些特定时期,全球化出现过停滞甚至倒退。比如,1914年,当时正在迅速推进的全球化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1930年后,全球化也一度因经济大萧条而终止。但从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不会逆转。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然变得更加紧密,相互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各国、各地区优势领域不同,客观上要求加强全球经济合作;为克服国际经济或金融危机,更需要全球经济合作的支撑。

  为促进自由贸易和投资,维护全球化发展,中国已然在行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中国加速贸易与投资引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新实践。通过“一带一路”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就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催生新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3年来,中国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与沿线不同工业化阶段的经济体在互联互通中汇聚强大发展共识,向世界传递更加开放的积极信号。

  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将树立贸易壁垒视为应对危机的对策,结果却抑制了全球化,加剧了大萧条。如今,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全球化虽出现了一股倒退的暗流和逆流,但世界绝不能再回到闭关内向、只求自保的老路。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只有共建共享、凝聚合力,才能真正构建起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 建)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