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进入名单的小镇共有127个。今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10月16日《楚天都市报》)
这一次的特色小镇评选,从名单来看,还是蛮有特色的。比如大理州大理市喜洲镇,是白族第一镇,很有白族风情,里面也保存了不少白族的文化与印记;再比如红河州建水县西庄镇,同样有点原汁原味的味道;再再比如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则是著名的名酒之乡、柑桔之乡……可以说,这些入榜的小镇,的确很有特色。而这种特色,还往往是其他小镇、其他地方很难具备的,从这就可以看出特色小镇的价值与意义了。
当选了特色小镇,对小镇来说,有两重作用与价值:一方面,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保护,无论是自然风情的特色,还是产业发展的特色,亦或是传统文化的特色,通过这样的评选,可以得到更多关注的目光,也就可以进行更好地保护;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荣耀,通过这样的评选,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特色小镇,然后去拜访、旅游、体验等,这对特色小镇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其可以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不过,凡事有好的一面,也就会有不好的一面。当特色小镇逐渐被人熟知,甚至是游客暴增的情况下,特色小镇的特色,还能不能继续保存下去呢?这是值得拷问的。众所周知,当前很多旅游景区的打造,其实大同小异;而许多古镇的设置,更是如出一辙。这样的现实,也让很多人对所谓的古城、古镇甚至景区没有太大的想法了。此外,过度的商业化,也让一些景区的良好形象大打折扣。显然,这些现实问题,必须警惕与避免。
如何避免呢?则是一门技术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特色小镇”的评选,应有“退出机制”。毕竟,这是住建部的评选,还是有很大权威性的。若是一些“特色小镇”在利益面前过度迷失,或是丧失了自己本来的特色,则应该请他们离开“特色小镇”的行列。毕竟,培育特色小镇的目的,主要是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那么任何的发展,都不应该背离这样的初衷。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特色小镇的培育来说,也应如此。若是特色小镇走了别的发展思路,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特色小镇”这帽子,还是应先摘下为宜。至于破坏环境、过度开发等行为,则是不容触碰的底线。“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在特色小镇的评选上,也应适用,如此才能让“特色小镇”名副其实。(龙敏飞)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