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资阳市安岳县白塔寺乡增花村一位村民,反映村民到村里办事,村干部均会暗示请吃饭或者送红包。该村一位小组长直言,办事请村上、乡上“领导”吃饭已成为该村的“风俗”。村里63岁的孤寡老人钟广福,为了申请计划生育家庭特别补助,花了600多元请村、乡干部吃饭、买烟。这些钱,是这位老人靠编背篼好几个月才积攒下来的。对此,村支书杨秀光给出的说法是:“不去吃对不起人家。”(10月13日《华西都市报》)
请干部吃饭已成当地的风俗,这不仅是一部分村民的说法,而是当地的普遍说法,就连村支书等干部也默认这是事实。甚至在当地人看来,此现象已见惯不怪,这一次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吃到了一位家徒四壁的孤寡老人。假如不出现这一“特殊情况”,这一风俗不知还会存在多久。
一位孤寡老人靠编背篼好几个月才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却被这些干部一餐就吃了,稍有良知的人都会为之感到气愤,亏这些干部能够心安理得地下咽。村干部的解释有两个重点,其一是不吃对不起人家,其二是村民自己办事麻烦,村干部去办要少走很多弯路。这样的解释显然站不住脚,替村民办事是干部的职责,用手中的权力来换饭吃甚至换红包,就是典型的权力寻租。所谓不吃对不起村民更不值不驳,村民对此敢怒不敢言,不请吃不送红包怕办不成事,也担心会得罪干部,干部吃了拿了,又把责任推给村民,属于倒把一耙。
在八项规定、反“四风”的高压之下,这个具有独特风俗的村子,俨然已成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从这件事可以解读出,当地干部在八项规定后仍不收手的现象有多少严重。但这只是立足于现实作出的解读而已,“请干部吃饭成风俗”的信息量其实很大,因为风俗非短期内能够养成,必然经过长期的努力,方有机会成为风俗。事实也的确如此,村民每办一事,无论事情大小,都得请乡里和村里的干部吃饭,多则几千,少则几百,正是这些干部的“日积月累”,才形成了这一风俗,这些干部真是吃得够辛苦了。
这样的人显然不适合担任干部,但就此罢休也有失公允。有必要好好计算一下这些年他们究竟吃掉了多少,又收了多少红包;也应该论证,如此吃请和收红包,除了违纪,还是否违法,钱是否该返还给村民等。只有算清了这本账,才能给村民一个交待,消除这一奇葩风俗带来的影响。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