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亚腐败本质是利用家事敛财

2014年08月27日 07:32   来源:法制日报   舒心萍

  遏制风俗亚腐败,最根本的是要严禁官员利用家事来敛财。每个官员都有自己正常的家事,但是这个家事不能超出一定的范围,不能把家事扩大化

  满月酒、婚宴、升学宴、搬家酒、开业庆……在8月24日中纪委的“每周通报”中,一些借“风俗”之名,行违纪违规之实的干部付出了代价,轻微的受到警告处分,严重的丢掉“乌纱帽”。礼与贿、情与法界限在哪里?人情往来缘何成为权力腐败的“隐身衣”(8月26日新华网)?

  我国是一个人情浓郁的国家,人情往来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凡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孩子满月、做寿、升学、金榜题名等等,都会出现各种人情交往的机会,迎来送往、热闹非凡。应该说,纯真的、朴素的、善意的人情往来很有必要,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元素。不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今的人情往来越来越多地演变成不正常的交往。其一是人情往来的目的不纯。比如,很多送礼者,怀揣各种意图,通过借参与官员的家事,来联络感情,以达到今后通融、用得着的目的。其二是人情往来常常看人下菜碟。比如,并非所有人的家事都会有捧场者,一般干部、小老百姓显然难有这样壮观的场面。而现实中,只有那些有实权的官员,才会享受到这种主动上门的送礼孝敬。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伸手不打送礼人”。或许,正是抱着这种观念和心态,一些官员为自己的风俗亚腐败进行辩解,认为这都是人家自愿的,是朋友间的正常往来,有些场合也难以拒绝,如此等等。于是乎,一些官员特别是一些握有实权的官员,利用各种家事大大方方地敛财。据报道,中纪委8月24日公布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15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记者梳理发现,其中有40多起案件涉及违规办满月酒、婚宴、生日宴、升学宴、出生宴、搬家酒、开业庆等看似风俗的人情往来,在所有案件中占比近三成。

  官员利用家事敛财为何盛行?想来,这些想方设法捞钱的官员也不傻,很清楚自己在反腐高压态势下该怎么做。比如,如果在单位收礼、收钱,那就是公事,容易沾染贪污受贿的嫌疑,而利用婚丧嫁娶、孩子满月、做寿、升学等宴请宾客,那可是家事,是正常的人情往来,既不违纪,也不违法,充其量场面大了影响不好,受到批评教育,做个检查而已。

  别小看官员操办的这些家事,如果场面大了、份子多了,钱财也会积少成多,物品也会成堆成山。比如,曾有位县委书记的千金在和朋友吃饭时炫耀,每年过年时,家里都要腾出一间房专门存放各种礼物,而自己也会收到很多很多的红包。这说明,风俗亚腐败已是一种普遍现象,亟待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并且采取措施予以有效遏制。

  其实,官员利用家事开场子收取贵重物品和礼金,是明目张胆的受贿。要知道一个家庭真正的亲戚朋友并没有多少,即便是当地的大家族,也不过数十人,关键问题是官员的下属及管理对象如果参与进来,那么就使得问题复杂起来。比如,一些人与官员既不沾亲,也不带故,为何要送礼、送红包?还不是冲着官员的地位、权力去的?假如不是官员身份,手中没有丁点权力,就是个平头百姓,谁会主动去如此破费?

  由此来看,遏制风俗亚腐败,最根本的是要严禁官员利用家事来敛财。每个官员都有自己正常的家事,但是这个家事不能超出一定的范围,不能把家事扩大化,比如,孩子满月、老人做寿,请几个亲戚朋友足以,何来摆上十几桌?再比如,逢年过节,自己串个亲戚即可,何必敞开大门收礼且来者不拒?官员利用家事敛财,比利用公事搞腐败的危害一点都不小,因为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敢问这种借家事敛财的官员还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吗?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