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总部空间正式启用。从去年8月基地挂牌到今年总部空间启用,上海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创新驱动的背后,最终比拼的是人才。上海在“科创22条”“人才20条”“人才30条”中,都强调了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的重要作用。那么,什么是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推进这一建设进程,还需要哪些突破?
不受相关国家税制规制
“离岸”,意指海运船只离开港口进行贸易。目前,运用离岸概念较多的地方有几个领域,如离岸公司、离岸业务、离岸外包等。离岸创新创业是指设在某国境内,但不受该国相关法规管制或者突破现有政策法规限制的机构、个人所进行的创新创业活动。
离岸创新创业的主体是非本国居民或机构。就我国而言,主要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指境外自然人、法人(包括在境外注册的中国企业)、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二是中资机构的海外分支机构,但不包括境内机构的境外代表机构和办事机构。
离岸创新创业活动以国境或一国之内的不同经济区域作为分界线,其业务运作可在离岸管辖区外的世界各地直接开展。其一是类似公海游弋的邮船或者推而广之的“浮动城市”,属于流动的、具有一定自由的特定空间;其二是经法律授权的特定离岸法区,可以视为不在公海游弋但某种程度上同样具有某种自由的“蓝色种子”。这些特定离岸法区具有减免税务负担、无外汇管制、免签证等特点,适合科技创新企业、风险投资及全球企业家生活和工作。
离岸创新创业机构虽然注册在某国,但基本不受相关国家法律和税制规制。特别是,如果非本国居民的创新创业者在当地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话,当地政府对其没有任何税收,只收取少量的年度管理费。同时,所有的国际大银行都承认这类公司,并为其设立银行账号及财务运作提供方便。
上海探索实践的案例
目前,上海开展的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主要有以下几种案例:
一是外联发、药明康德的万众创新中心案例。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等共同创立万众创新中心,主要有以下特征:1、锁定目标客户。国内端,以培育客户为主要目的,锁定30多个具备一定规模但研发能力相对薄弱的优质项目;国际端,聚焦市场前景好、增值潜力大、具有投资价值的初创型项目。2、创新运营模式,利用线上与线下结合、创新与创业结合、投资与孵化结合的综合体系,助力人才创新、创新政策、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等,形成资源、资金、技术集成化的服务体系,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3、提供环境保障。不仅提供人才服务、办公场所、互联网、仪器设备等硬环境支撑,同时提供技术服务、金融服务、货物资金进出通道、负面清单、专利审查快速通道、新药审批绿色通道等软支撑。4、利用保税优势,推动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活动。
二是美国机械制造技术协会(AMT)的“预孵化”案例。
AMT提供的离岸创新创业模式主要特点有:聚焦对象是协会会员,主要是机械领域中小企业主和创业者,充分利用自贸区离岸或保税优势开展“预孵化”。离岸创业者一方面可以依托这个平台,利用境内关外的政策,降低关税及相关证明申请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平台,向更多国内客户展示、试用设备,还可去往全国各地,直至销售成功、创建在华公司或分公司。目前,已经成功孵化150家企业。三是自贸区“科创1号”案例。
在自贸区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总部,国际孵化器模式典型代表是自贸区“科创1号”。自贸区“科创1号”包含多个平台的集成,所提供的离岸创新创业服务主要有两个类别:一是区内注册、海外经营。例如,国内创新创业企业、人才在保税区内。可以利用免关税国际研发设备、耗材和离岸账户(资本)等资源,从而更高效、更低成本地开展活动。二是海外注册、区内经营。在海外注册的创新型企业、人才,在保税状态下,可以通过先进技术、创新成果开展模式,对接乃至满足中国及全球市场需求。
定制化服务引进人才
着眼未来,上海需充分发挥自贸区制度优势,以市场化的机制和手段引进海外人才,营造开放、便利的创业营商环境,服务和促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
一要吸引最广泛的离岸创新创业主体。要关注已经取得外籍的海外留学人员,让他们在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施展才华; 要把握“高鼻子、蓝眼睛”和海外“背包客”等怀揣创业理念、手持创新技术的人将上海作为创业首选城市的趋势,面向全球“招商引智”。
二要进一步开展先行先试和创新突破。比如,抓住加快推进外国专家证、外国人就业证“两证合一”的发展契机,形成经办地点、经办系统、工作证件的统一和整并,减少海外人才出入境方面的不便。
三要强化创新创业服务。例如,对海外人才分层分类提供定制化服务。对高端海外人才离岸创业,提供实用新技术、新产品交流推广的服务; 对中坚骨干技术团队的引进,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融资服务;对“候鸟式”海外人才柔性创业,提供服务保障体系。
四要完善配套服务。从实践情况来看,解决海外人才来华或来沪创新创业的安居问题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灵活的政策法规体系、全面便捷的金融服务以及完善的职业咨询介绍、个人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知识产权、语言文化、社会融入等政策。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