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样,别以为换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这句小品台词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其实,“换马甲”绝不仅仅存在于小品中,在A股市场中也有不少上市公司非常热衷于“换马甲”,究其原因,是因为经过一番折腾,会引发一波炒作,股票价格随之连拉多个涨停。
日前,上交所发布《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并修订相关公告格式指引,对公司变更证券简称,提出相应的规范要求。而此前,证监会此前也有过一番表态:针对上市公司更名现象,证监会将进一步研究,打击利用热点炒作股票的行为。
对上市公司任意“换马甲”予以规范,笔者是拍手叫好的。
我们看到,近两年,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已成为市场广泛关注的事项。不少公司任性更名,动机不纯,意在炒作,引发各方普遍质疑。典型例子如“多伦股份”更名为“匹凸匹”的奇葩事件,造成公司股价异动,引起市场哗然,影响恶劣。
据统计,2013年初至2016年7月底,除被实施*ST、ST情形以外,沪市变更证券简称事项共计131单。大部分公司变更简称有其实际需要和合理性。
但与此同时,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其实有些公司变更简称是存在问题的,而且,问题还非常严重。
经过梳理,不难发现上市公司“换马甲”有以下几种形式。
其一,公司为迎合市场热点题材,在无相关主营业务、无人员配备、无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三无”情况下,直接按新业务名称进行更名,引发投机炒作,造成股价异动,给市场正常秩序和价值投资理念带来负面影响。有的证券简称,既未反映公司主营业务,也没体现公司的商标、品牌等要素,无法向市场反映公司基本情况,脱离公司实际。
其二,公司的证券简称用词过大、过空,不考虑公司实际经营区域,主动向“中字头”、“环球”、“洲际”靠拢,或直接用行业通用名称作为简称,例如 “智慧”、“文化”、“X健康”等,佯装行业龙头。更有甚者,证券简称在读音或汉字构成上,与其他公司高度相似,使人分不清楚。
证券简称作为交易信息的一部分,应当具有一定差异性和明显的辨识度,过度相似,给投资者识别带来了一定影响和不便。如不注意,甚至容易买错股票。证券简称变更虽属公司自主事项,但任性起名所带来的市场乱象,亟待规范。
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是件很严肃的事情,必须名副其实。如果是上市公司进行完重大资产重组,或者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发生了变更,那么对股票简称进行变更就无可厚非。但是有些上市公司却纯粹是为了追赶时髦,去迎合市场对热点和概念的炒作而变更股票简称,那么就颇为值得商榷了。
最后,笔者要提醒一句:投资者对于这类任性“换马甲”的公司还是要保持一份谨慎,以免没有吃到“馅饼”,反而落入“陷阱”;上市公司不要为了炒作而变更股票简称,要对自身、对投资者负责,否则,就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