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戏曲进校园 以培养兴趣为第一要义

2016年10月10日 09:40   来源:光明日报   张尧

  “戏曲进校园”是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具体体现,是一项旨在让全国大、中、小学的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的目的是通过戏曲的经典故事和艺术形式提高新时期学生的审美情趣,重拾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人。

  首先要明确的是,“戏曲进校园”不是要培养成千上万的戏迷,而是要通过这种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载体给予学生们唱念欣赏、身段体验、表演互动、色彩内涵、服饰文化、历史知识、道德教育的传递和普及。“戏曲进校园”不是长篇大论的理论灌输,而是针对当代学生的接受特点进行深入浅出的教授。如果授课形式不对,就会产生负面效果,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实现良好的初衷,需要科学认真、实事求是的合适方式。“进校园”的内容设计、安排尤为重要,不能一贯式地追求专业培养,而是要在课程设置上寻求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启发。很多学生对于戏曲知识是零基础,不了解,一定的知识讲座必不可少。但在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把握好讲座的表述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过多强调戏曲理论,而是要言简意赅、幽默风趣地化成深入浅出的动作去展示,比如怎么看戏、怎么叫好。引起兴趣才是最重要的,这种“进校园”的方式能够从点到面地去延伸。

  从某种程度上说,“戏曲进校园”就是兴趣班,没有兴趣,学生就无法学习了。注重培养和保持他们的兴趣,把戏曲表演的知识点变成兴趣点,学生参与尤其重要。

  戏曲艺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综合艺术,可视性很强,身段动作的模仿可以促使学生兴趣更浓。戏曲脸谱也是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重要切入点,由色彩勾勒出的脸谱角色,让学生亲身体会色彩的魅力和张力,了解戏曲人物行当、角色和性格,比如青衣的铁镜公主,花旦的李铁梅和红娘,武生的孙悟空,红生的关羽,花脸的包拯、张飞,丑行的蒋干和时迁。

  对于学生的戏曲学习成果,要采取不同的评价形式。登上舞台展示可以使孩子们的兴趣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成为戏曲小明星将使其感受戏曲训练和演出的整个过程。只有学、看、演结合,才能使学生们更全面、更深刻地体会到戏曲的艺术魅力。

  “戏曲进校园”是一项需要不断摸索和完善的长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家长和学校的组织者。“戏曲进校园”这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举措,一定会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美学品位,培养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后继者,健全和完善作为中国人的独特人格。

  (作者系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教务处处长)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借京剧青研班经验培养艺术人才    2016年09月29日
  • ·大力培养涉税专业人才    2016年06月20日
  • ·培养造就铁一般的干部队伍    2016年02月1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