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水平全球第74位 创新爬坡还需要一股精气神

2016年10月10日 07:4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创新发展是全系统、宽领域、多层次的,对我国来说,当下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机遇期,也面临着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创新仍需不断爬坡。只有涵养创新的精气神,在技术创新上加大投入,在社会创新上形成氛围,在管理创新上形成规范,在政策创新上形成优势,在文化创新上形成力量,系统创新才会有不竭动力。

  在收获成绩的同时仍要努力寻找不足,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更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在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公布的《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的进步与不足。中国在138个经济体中排名第28位,12个大的评估指标中,市场规模排名全球第一、宏观经济环境排名第八,这样的成绩必须得到肯定;但技术水平排在第74位的现实,又让我们看到了差距。

  无论市场规模还是宏观经济环境,都离不开创新,也正是通过坚持不断的创新,我国在这两个方面才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创新发展是全系统、宽领域、多层次的,对一个国家而言,包括技术创新、社会创新、管理创新、政策创新、文化创新等众多环环相扣的过程,这样的局面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形成,创新仍需不断爬坡。

  爬坡需要适宜的天气,创新爬坡则要有完善的法制环境做支撑;爬坡需要顺手的工具,创新爬坡则要有健全的体制机制做保障。更重要的是,爬坡尤其是创新爬坡,要有一股子精气神。因为失败是创新最亲密的伙伴,在相当程度上,创新能力取决于抗失败打击的能力,而要想抗打击,必须涵养出这么一股子精气神。

  当前,在世界创新格局中,我国的角色定位已变成追随、并行和领跑同时存在。在某些领域领跑,意味着要走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路,这条路上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凭着一往无前、锐意创新的勇气去闯关夺隘。在此之前,还要对潜在机遇拥有独特的敏感度。我们常常用“风”来比喻机会,甚至也常说“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但是,很多机会在发生的时候,往往不容易被人所注意。战国末期的宋玉在《风赋》中写过,风先是“起于青蘋之末”,而后“舞于松柏之下”,最后才能“蹶石伐木,梢杀林莽”。换句话说,要想在创新上有所突破、站上风口,必须在风“起于青蘋之末”的时候就能觉察机会。因此,唯有具备了独特的敏感度,才不会因为对新事物“看不见”“看不起”,导致以后“看不懂”“来不及”,而追悔不已。

  与此同时,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意味着创新的难度在加大,但越是如此,越是急需创新的速度能跟上。

  那么,这样的创新又需要怎样的精气神呢?一要有披荆斩棘的锐气。具体来说,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深化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商事制度等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为创新创造便利条件;通过优化财税政策,搞活金融市场,为创新提供必要扶持;着力发展创新服务,打造多元平台,为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二要有锲而不舍的定力。所谓“定”,是指专注的态度,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而不受外界诱惑的影响。既然是硬骨头,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啃”下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因为毫无进展而主动放弃,可能因为触碰某些人的既得利益而遭到拦阻。但无论哪一种,都需要保持足够的定力,打掉“拦路虎”,让创新走上“快车道”。

  总之,对我国创新来说,当下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机遇期,也面临着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只有涵养创新的精气神,在技术创新上加大投入,在社会创新上形成氛围,在管理创新上形成规范,在政策创新上形成优势,在文化创新上形成力量,系统创新才会有不竭动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牛瑾)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