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投入应多些“创新券思维”

2016年09月28日 07:5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北京市科委日前透露,截至今年9月,创新券已支持了全市1498家小微企业和80家创业团队。近年来,创新券政策悄然在国内三分之一的省份得到迅速推广。实践表明,创新券政策实施的地方,中小企业受益率超过50%。最为典型的是江苏宿迁,这里因使用创新券而首次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创新资金支持的企业,比例高达84%。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试验,“精准”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创新券政策不仅解了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的燃眉之急,更为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诸多启示。

  占我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微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一直十分突出。没有专门的研发人员和检测仪器,新产品研发、升级、检测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尽管我国目前已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研发投入主体,然而应用科研经费长期“偏爱”投入给一些大机构、大企业。长期以来,企业申请得到的科研经费数额,通常与企业人员、规模、税收等挂钩,企业规模越大、研发能力越强,越容易得到政府科研资源支持。“真渴的企业喝不到水”,导致科研资源支持科研的边际效应减小。如何改变科研经费投入“锦上添花”的局面,为处于源头创新最活跃环节的大批中小微科创企业“雪中送炭”,是当前科研投入要解决的紧迫课题。

  创新券,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创新货币”,即政府向企业发放创新券,企业用创新券向研发机构、研发人员购买科技成果或研发、设计、检测等科技服务,或者购买研发设备。然后,科研服务机构和科研服务人员到政府财政部门兑现创新券。这种灵活的资助方式,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研发计划,来灵活选择所需的服务类型;另一方面,高校或研究机构也能够将技术成果转化到企业,增强了市场对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政府的科技投入资金使用效率。

  当前,“创新券思维”正在打破固有的科研投入定势,释放出巨大的改革能量。首先,它是一项普惠性政策,没有进入门槛,想寻租都不可能,从而破解了立项难、结项易的怪圈,只要有创新需求就可以立项,技术路线、创新点都由企业决定,但报销时则按经济和技术标准严格兑现。其次,它打破了传统计划项目体制,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项目体制,即政府按照企业用户需求安排创新计划、配置创新资源,高等院校、公共科研机构和创新服务企业按照企业用户需求开展创新活动。“唤醒”沉睡的科技资源,放大公共科技投入的效能,政、产、学、研、金、社等所有创新相关者都在其中被调动起来,各取所需。

  国内外已有大量案例证明,各行业技术的源头创新往往不是由大企业做出的,而是由大量的小微创业企业首先提出来的。引导、服务好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动,是将“双创”推向深入的必由之路,期待更多像创新券这样的普惠式政策出台,不断优化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政策环境。(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曹红艳)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