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壳蜗牛”是港人对无房者的自嘲。32岁的阿文就是一个“无壳蜗牛”。
说起来,阿文也在香港中环的写字楼上班,他瘦瘦高高,戴着无框眼镜,脸上总是流露出疲惫的神色。因为从周一到周四,除了加班外,他还要到夜校上课,为的是将来能找到薪水更高的工作。
中学毕业后,阿文没有继续升学,而是选择读了一门实用的电脑美术编辑课程,因为从小他就喜欢画画。他很快在一家杂志社找到了美术编辑的工作,而且当年的入职薪水还高于新闻本科大学毕业生。
在香港维多利亚海滨数星星是旅游者的浪漫,但对于阿文来说,却是一份说不出的苦涩。周五傍晚通常是阿文最轻松的时候,下班后没有自己的“壳”,只能和妻子逛街或到维港海边数星星。同事们开玩笑说:“结婚多年了,两个人还是那么浪漫。”
对此,阿文只有苦笑。由于“无壳”,阿文的婚姻就只能是“港式婚姻”——阿文和妻子都住在各自父母家里。香港城市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香港18岁到35岁之间的青年人当中,仍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占76%。另据一家网站调查,32%的新婚夫妻婚后仍与父母同住。房价暴涨加剧了子女与父母同住的趋势。一家名为香港集思会的机构调查称,“结婚但分居”的夫妻数量近年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前香港特区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曾说,香港许多年轻人,甚至中年人也只能租房而居,或与父母同住。
与内地的年轻人一样,香港的新婚夫妻也希望婚后能有自己的小家。曾有调查表明,受访新婚夫妻中94%希望婚后拥有自己的“蜗居”,但其中只有40%的受访者有能力缴纳购楼首期房款。阿文两口子婚后本来是住在一起的,当时租房每月10000多港币,约占两人收入的三分之一。但近年来楼价和房租都不断上涨,两人都觉得前几年错过了买楼时机,于是也进入“港式婚姻”的行列,各回各家,存款买楼。
前些时候,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布了最新统计:去年5月至6月份,香港雇员每月工资中位数为15500港币,较上年增加了4.9%。但是同期楼价涨得更快,2015年香港特区政府差饷物业估价署的报告显示,香港住宅楼价较上年累计上升16%,其中小单位住宅楼价累计升幅达18%。港岛区小单位住宅平均楼价超过600万港币。2015年下半年,港岛区中户型住宅成交单价高达每平方米18万港币;160平方米以上的“豪宅”成交单价高达每平方米30万港币。一家美国市场研究公司曾对香港人收入中位数和房价中位数作过对比,认为香港是世界上房价最难以负担的城市之一。
针对不少人急于脱离“港式婚姻”的现状,地产商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名副其实的“蜗居”。新住宅楼盘大埔“岚山一期”的43套房是微型公寓,开售半天即售罄。这些超小户型公寓面积有多大?内地居民可能难以想象——最小的只有16平方米,而售价高达近200万港币!另一处位置较好的九龙城楼盘,一个约17平方米的超小户型公寓,2015年6月份更以高达近400万港币的价格成交。
今年以来,香港高昂的楼价曾短暂下跌,但又连续4个月回升,香港私人住宅租金也连升了3个月。香港特区政府差饷物业估价署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7月份香港住宅楼价指数报281.4点,环比升幅1.8%,楼价再创今年新高。前些日子,笔者遇到阿文,问他有没有告别“港式婚姻”、找到自己的“壳”?阿文仍然露出无奈的苦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毛 铁)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