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国足在沈阳踢了一场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赛后外界关注的焦点除了足球,还意外的包括了沈阳这座城市本身。
原来在这场迎来三万多观众的比赛结束后,球迷们惊讶地发现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也一并准点收班了。等待他们的是要么接受出租车、黑车的漫天要价,要么在拥挤的人潮中艰难徒步回家的选择题。
矛头立即指向城市赛事主办的考虑欠周。赛事场馆周边公共交通运营时间与相应赛事适度衔接是常见惯例,对于一座多次承办过大型赛事的城市,这样的疏漏尤其令人诧异。
谈城市大型赛会组织能力的问题,放在前述较为特殊的情境下可以说是就事论事的。然而,更客观来看,无论是对于沈阳,还是今天大多数全国其他大城市,在城市现有基础设施条件、系统性保障能力下,举办一次为期不长的大型活动并没有太大问题。
也可以说,未雨绸缪,给予从确立事项目标、多次研讨论证到着手组织筹备、若干预演修正的全流程准备,就能承接起具有规模的赛事或活动,如果以此为标尺,国内各大城市的发展水平是达标的。一些时候,我们也是以类似的标准来衡量一座城市。
然而,尽管大型组织筹备工作总包含了多方动态假设,以及对应推演的应对策略,但这些基于一定时间范畴内的高密度组织所体现出的组织力,在城市多元的日常动态中有时候却难以奏效。许多城市不同细节、单元暴露出的问题表明,应对城市日常里的偶尔“反常”往往比一次周密精心的组织困难得多。
球场外停运的公交,出租车的坐地起价,从赛事组织的角度这些是“计划外”的,却也恰恰折射了日常环节的问题,例如,城市公交线路有没有周末、节假日、特定活动下的延时机制,出租车运营管理是否做到了充分的价格监督违者严处。换言之,在紧绷的高密度组织的轴绳之外,有没有另一套潜在的日常保障机制系住弹性的日常生活。
或许有人觉得谈城市日常生活的组织性过于小题大做,毕竟城市的大部分日常都是平静平淡的,不至于为了提防随机的变化而紧张兮兮。事实上,城市的日常细微多于牛毛,承载了不同个体、行为汇聚的大大小小的事件,需要关照的对象、基础数据样本越庞杂,潜藏的隐患自然也就越大。哪怕一个没关紧实的窨井盖,可能就威胁到不特定个体的生命。地铁上某两个或几个人不起眼的争吵斗殴对列车营运的阻滞,可能会影响到多趟、多线路所涉几百甚至上千乘客的正常出行。这里甚至没有谈到城市某处突如其来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又或者特大自然灾害下不可避免的身临窘境。
城市管理的日常化,与其说是预设动态实时预防,不如说是把日常纳入到动态机动的智能背景下,既有预先设置的程序规则,也有问题的及早发现、回馈、解决机制。这对城市基层管理者从人力配备到应变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也只有沉入基层,真正的问题才可能被发现,城市治理能力才有真正的提升空间。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