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拜托,植入广告别那么“显山露水”

2016年09月06日 07:26   来源:工人日报   □苑广阔

  很多植入式广告简单、生硬、粗暴,显得太过赤裸裸,甚至对剧情本身形成了破坏,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频频“出戏”,难免招来质疑与不满。

  最近,影视剧和节目中的广告植入越来越花式,主持人在节目中为了“金主”玩花样口播,热播剧的广告随处可见,不少现代品牌穿越到古装剧中让人哭笑不得。观众疯狂吐槽的同时,品牌商却引以为豪:吸引注意力就是成功。(见9月4日《金陵晚报》)

  在某年央视春晚上,曾有相声演员用“抗议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来表达对“在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的讽刺。而随着政府主管部门新政策的出台,如今已不允许在某集电视剧中间插播广告了,对集与集之间插播广告的时间也做了限制,目的就是规范影视剧播出秩序,保证观众收视体验。

  这样的规范和限制下,在影视作品中植入广告,又作为一种新的广告模式开始大行其道。尤其随着网剧的盛行,植入式广告更是泛滥成灾,乃至于一些网友好不容易交钱成为会员,以为就此可以跳过剧集前若干秒的广告,没想到广告又都植入到影视剧中。

  其实,在影视剧中植入广告,并非中国首创,备受追捧的美剧和好莱坞大片中,都不乏植入广告的身影,有些影视剧作品甚至还未正式开播、上映,就已通过植入式广告收回了拍摄制作成本。问题在于,美剧和好莱坞电影中的广告如果不是故意恶搞,植入的广告都很巧妙,不显山露水,有些甚至还与剧情相得益彰,不会招致观众反感。

  纵观国内影视剧作品,很多植入式广告简单、生硬、粗暴,显得太过赤裸裸,甚至对剧情本身形成了破坏,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频频“出戏”,难免招来质疑与不满。比如在热播剧《青云志》中,镖局名字索性就叫“××同城”,未免太突兀;而在网剧《老九门》中,戏中人物喝了某品牌牛奶后就满血复活的场景,更令人无语。

  尽管绝大多数观众对影视作品中的植入广告心生厌恶,但作为一种市场行为,植入式广告也确实缓解了影视剧制作经费紧张的问题,因此一刀切地反对广告植入影视作品固然不妥,但在广告植入的方式、表现形式上,应有所讲究,不该没限度、没底线,尤其不能为了植入而破坏影视作品的情节,影响剧作整体品质。一味地任性植入广告,并非影视剧行业良性发展的应有态势。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