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记者对成都市部分小学进行了走访,发现大多数小学一年级班主任都遇到同一个问题:班里孩子的家长,悄悄找到老师,或直接或委婉地要求,“我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座位能不能安排在中间?”“我家孩子近视,想坐中间。”“我家孩子有点斜视,给安排个中间座位吧。”……调查显示,30位班主任中,有25位表示:每班都有对座位有特殊要求的家长,且孩子年龄越小,家长要求越多。记者发现,大多数家长们心中的“黄金”座位都是:“中间、靠前,第一排除外”。(9月1日《成都商报》)
每一位家长都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了孩子能取得好成绩,家长可谓是想尽了办法,使足了劲。家长希望老师能给自己的孩子安排一个较好的座位,这种盼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家长没有必要在座位上太在意,不必为孩子没有得到“黄金”座位而耿耿于怀。
首先,座位和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太大关系。孩子学习成绩好,大体上有三个因素:一是先天条件优异,二是后天非常努力,三是找对了学习的方式方法。一般来讲,每个人的先天条件确实有差异,但是差异不大。换句话说,要想孩子成绩好,家长应该在培养孩子养成爱学习的习惯、科学学习上下工夫。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为孩子有个座位而努力,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其次,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学风、教风有关,进了好学校,孩子就能也才能有好成绩。这种看法和想法是片面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当然和学校环境有关,但和家庭环境也有密切关系。有些家长在孩子放学回家后不是和孩子一起看书学习,而是只顾自己打麻将或玩手机。遇到这样的家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成长,自控能力强的孩子还好,自控能力差的孩子根本无心学习,成绩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三,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应该是家长唯一关注点。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当然最好,如果孩子尽力了成绩却上不去,家长也不必发愁、愤怒。对于那些文化成绩提升空间确实不大的孩子,家长应该和老师一起,发现和发掘其擅长、突出的方面加以培养,比如绘画、音乐、体育等。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鼓励和培养以及学生自己的努力下,这些孩子将来完全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音乐家、运动员等等,同样是社会之宝。
家长关注孩子成绩无可厚非,但是坚持“成绩至上”欠妥。因为只要孩子心中有爱、懂得感恩,就能够健康茁壮成长,将来会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贡献的有用之材。而一个孩子如果学习成绩好,但自私自利、道德品质差,即使将来考上好大学,读了硕士、博士,也不会对社会做出多少贡献,还很有可能祸害社会,沦为罪人。孩子是家长心中的宝。家长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不过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家长好好学习、摸索并付出实践——但可以肯定的是,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教育失败。
总之,家长与其在为孩子谋得子虚乌有的“黄金”座位上白费工夫,不如把心思放在如何摸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上来。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