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勋:推进中国制造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

2016年09月01日 09:4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石建勋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世界各国都在谋划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发达国家正加紧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发展中国家也在加速工业化进程。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和制造业布局重构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以科技创新引领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加快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迫在眉睫。

  机遇与挑战 中国制造转型升级面临的瓶颈短板

  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模式正经历巨大变革。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正在全球出现。从生产手段上看,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技术将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生产模式上看,柔性化、网络化、个性化生产将成为制造模式的新趋势;从生产组织上看,全球化、服务化、平台化将成为产业组织的新方式。在此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由大到强、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本土”战略,以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美国发展工业互联网为代表,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加紧部署发展智能制造,谋求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继续占据领先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依靠本国资源,以更低成本积极吸引和承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

  由于生产要素价格的持续上涨,中国制造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正受到一些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低端制造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双重挤压。从内部因素来看,中国制造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生产质量效益低下,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以国际上通行的制造业增加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中间投入贡献系数3个指标衡量,我国制造业在这些指标上面均远低于发达国家,质量效益方面差距较大。第二,制造业结构失衡。相比高端装备制造业取得的一些重大突破,我国在基础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制造、软件控制系统等基础制造领域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第三,缺少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成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桎梏。第四,产品附加值不高,仍处于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第五,制造业软实力不强。存在着创新资源开发和转化能力弱、企业管理水平不高、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生产方式变革的能力不足、制造业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工业精神和制造文明需要倡导等短板因素。此外,制造业产品市场环境、出口市场秩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但仍然存在诸多显著的瓶颈和短板,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历史性跨越,任重道远。

  原则与思路 中国制造如何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

  第一,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指导思想,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跨越。面对世界先进制造技术方兴未艾的时代潮流,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努力抢占全球新一轮科技变革与产业革命的制高点,将中国制造业发展与全球产业变革趋势深入对接,借势借力,着眼长远,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努力突破瓶颈制约,补齐制度短板,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联动机制,努力实现中国制造提质增效、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

  第二,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战略指导思想,努力实现“中国速度和数量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历史跨越。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扎扎实实沿着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路径有序推进。要明确以下基本思路:一是坚持市场化导向。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遵循市场规律,多运用市场手段,切忌拔苗助长、一哄而上。二是坚持法制化导向。加快构建适合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法制环境,要在完善法律环境、严格执法和依法办事等方面加快补短板。三是坚持国际化导向。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起点、定位和目标,都要按照国际化竞争和国际领先的高标准来要求。打造“中国质量”、塑造质量优异的“中国品牌”,力戒闭门造车。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球化布局中国制造产业链,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质量”和“中国品牌”。

  第三,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进中国制造由大到强历史跨越的“牛鼻子”,以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解决中国制造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应对中国制造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根本上说,是在新环境条件下制造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只有从制度端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才能优化中国制造资源配置。而加快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市场体系,强化政策落地,继续推进政府“放、管、服”、“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等制度改革完善尤为重要。

  路径与建议 从九个方面加快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第一,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联动机制,完善中国制造业创新体系。应着力实施“四个一批”战略:即由国家牵头加快建设一批“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加强产业技术创新链的系统分析研究,科学制订制造业技术路线图和技术发展指南,帮助企业及时调整关键技术和主导设计的研发方向;加快建立一批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和创新激励保护机制;加快构建一批能迅速将知识、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商品的孵化基地;加快培养和集聚一批制造业的高端人才。

  第二,加快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打造智能工厂,加速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制造。推动智能制造,一要加快自主知识产权装备与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速度。二要加强联合创新,解决智能制造关键技术问题。培养出一批具有自我创新能力、能提供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三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制订定切实可行的智能化改造方案、充分利用金融政策以及加强人才培养等手段,引导推动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

  第三,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提升高技能“工匠”人才的社会地位,大力培育和稳定职业技术人才队伍。坚持把专业技能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一方面,要加大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和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强高素质的产业技术“工匠”队伍建设,努力提升高技能“工匠”人才的社会地位。中国制造业升级,不可能建立在以不稳定的农民工和临时工为基础的产业工人队伍基础上,需要掌握现代技术的高技能职业技术工人,因此要加强高素质的职业技术“工匠”队伍建设。

  第四,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在结构性改革淘汰一批落后产能的同时,应大力推动应用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在传统产业的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

  第五,加强对中国制造品牌的扶持,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品牌。在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转变过程中,必须尽快让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彻底摆脱廉价、低水平的品牌形象,这就需要本土民族品牌和企业担当起更多责任,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为此,要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扶持、管理机制和法制保障,积极培育和扶植中国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培育知名品牌、完善品牌服务体系、推进品牌国际化,进而提高中国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

  第六,加强工业软实力的建设,以弘扬“工匠精神”为核心,提升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工业软实力,需要弘扬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大力培育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积极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文化,进一步丰富中国工业文化的内涵,助力中国制造弯道超车。

  第七,加快质量标准的国际化建设速度,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和市场监管,着力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水平。要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加强对电商经营产品的质量监管,决不允许假冒伪劣产品在网上有法外经营之地。要加快制造业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步伐,加快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强相关产品质量的立法和执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制假售假企业,营造更加诚信的商业环境和信用环境,着力完善中国制造产品质量提升的社会环境,重建国内外消费者对国内产品的信任。

  第八,规范出口市场秩序,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产品出口市场秩序混乱、无序竞争和恶性压价的现象已成为制约中国制造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一个突出短板。为此,必须大力整顿和规范出口市场秩序,优化市场环境,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反对不正当竞争,提高制造业出口市场的法治化水平。引导企业树立良性竞争、互利共赢、联合自强的意识,推动实现中国制造业出口更高程度的整合与组织协调,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第九,加快金融改革,引导金融资本脱“虚”向“实”,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必须加快金融领域的各项改革,支持、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脱“虚”向“实”,从根本上改变制造业投资下滑、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从而加快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石建勋)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