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报到时却因学校“招满了”而被拒之门外,这样的事8月20日出现在广西工商学校。部分学生报到时被告知,因为学校的“床位满了”,所以不再接受学生。校方对记者承认,他们一共发出2000多份录取通知书,但学校只能容纳900名学生。当地教育部门表示,中等职业学校超发录取通知书是一种常态,将会调剂无法入学的学生去其他学校。(8月23日《北京青年报》)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心中窃喜,门庭若市的招生场景,说明无论是办学水平,还是社会认可度,职业学校都再也不是“扶不起的阿斗”。笔者由衷地为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点赞。
但更大的感受是愤怒。900人是广西工商学校的最大容量,若再大幅增加学生,必然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最终影响就业率。但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形下,校方却广发“英雄帖”,寄出了2000多份录取通知书。可见,供大于求的入学场景是校方的工作失误所致。但校方却硬将自己的失误,推给学生承担。传道授业之场所竟如此霸道,玩起店大欺客的把戏,岂能不让人愤怒?
从法律角度讲,录取通知书的法律性质为要约,一经发出就产生法律约束,要约方不得随意撤回或者撤销要约。而广西工商学校眼见生源供大于求,就以“床位满了”为由,将学生拒之门外,是不具法力效力的违约行为。因此,校方不仅必须要给被拒学生一个明确的说法,而且要承担违约责任,并接受主管部门的问责。
可能有人会说,广西工商学校超发录取通知,也是保证生源的“无奈之举”。更何况,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录取一直持续到10月下旬,即使被广西工商学校拒收,同学也一定会找到“下家”。的确,囿于习惯性的偏见,职业学校确实长期存在招不满的问题,“超发”录取通知是常态。但随着市场的不断磨砺,职业学校之间也悄然分出三六九等。同学因为“床位满了”被拒收,就意味着只能上差一些的学校,这显然是对学生权益的漠视。从这个角度看,职业教育采取更科学精准的录取方式,刻不容缓。
我国高考将一分为二,改为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种模式。但职业教育何时撑起“半边天”,并无一个时间表。而“没床位”与精准招生之间的距离,无疑就是职业教育与“春天”距离的一个缩影。职业教育只有告别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精准招生、精准培养学生,春天才会如期而至!
文/薛家明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