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职业教育的价值认同感

2015年12月07日 07:5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报告发布的一组数据令人深思。报告显示,今年我国职业教育距离《纲要》中所确定的“到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25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达到1390万人”目标,仍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缺口,要实现这一目标“存在一定难度”。

  我国职业教育取得的成就毋庸置疑,但如此大的生源缺口表明还有很大潜力可挖。管理体制不顺、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解决,但首要的是消除对职业教育价值认可度不够的思想羁绊。

  许多人眼中,职业教育是迫不得已才吃的“最后一碗饭”。“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认知惯性使大量学子依然视高考为首选目标。现实生活中,普通高校比职业学校更易获得荣耀感,大学生比技校生更能获得价值认同,高校毕业证书比职校毕业证书更具含金量。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空间很大。从需求端看,经济发展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阵痛期,企业处于技术革新、产品升级的转型期,人口红利的削弱急需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为弥补,市场渴求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从供给端看,农民、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员、失业人员等群体获得职业技能培训的愿望强烈。但价值认同感不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的潜在需求者真正走向职业教育。所以说,当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要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营造尊重技工的良好氛围,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开展各行各业职业技能大赛,推出和表彰更多的“大国工匠”等技能人才,使更多人关注技工、尊重技工、理解技工,营造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其次,要抓住农村职业教育这一大头。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群体最大,参加职业教育愿望最迫切。可逐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入学,加强对困难学生的资助,改进招生方式,拓宽招生渠道,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使其获得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再者,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衔接,使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成为社会急需人才,胜任产业链中高端的工作,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拥有更体面的生活。(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胜强)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