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发布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数据。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前提下,两个经济指标引人注目:第一个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70.8%,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第二个是,第二产业增加值3743.94亿元,下降3.3%。这“一升一降”,意味着要实现“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的目标,难度加大。
国际大都市经验
城市发展不仅是经济总量的增长,也是结构优化的过程。国际大都市发展历程基本证实了第三产业替代第二产业、从制造业中心向服务中心演进的整体趋势。
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以金融和服务为主导产业的大都市遭遇经济衰退和加重的失业及政府财务负担,推动了相关城市重新审视制造业的作用。城市本身在“去工业化”之前积累的制造业固有规模、就业优势和发展潜力,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首选。
同时,面对新兴经济体崛起,它们通过增加基础设施、研发、教育、技能培训投入,支持生物技术、风力发电、纳米技术、空间技术、电动汽车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高新产业,力图在制造业领域重新建立竞争优势,保持规则制定者的地位。
这里面,稳定性、多样性、高附加性是这些城市在制定“制造业回归”战略时最为关注的目标。具体来看,其内涵发生了以下几点深刻变化:
第一,国际大都市的“制造业回归”是在全球技术革新和经济格局重塑过程中形成的,其实质是发展以高新技术推进的高端、先进制造业,从制造业的现代化、高级化和清洁化中寻找增长点。
第二,“制造业回归”将帮助城市发展进入“服务制造化”新阶段,金融、制造、对外贸易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第三,城市从“集聚制造业的城市”向“孵化制造业的城市”转型,在此过程中,小型、专业、高附加值企业成为城市制造业新主体。
第四,空间布局上,中心城区制造业门类更加趋向于结合服务业;与区域产业布局或服务城市有关的大型制造企业,将在城市外围形成城市副中心和地区中心。
“双重底线”目标
当前,制造业在上海经济中依然占据重要位置。但从趋势上看,在全球产业升级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制造业下降幅度可能更快,发展下行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对“25%左右”的目标有必要予以高度关注和辩证理解。事实上,“25%左右”的底线目标可以分解为“双重底线”。
一是坚持“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重发展的底线。上海制造业转型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但也呈现出两头“真空期”的弊端,即原重点行业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呈现减弱态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完全成长起来,从而导致制造经济的不确定性。
从原重点行业来看,“十一五”期间,上海工业总产出中六个重点工业行业占比达到67%,对区域经济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十二五”期间,这些重点行业的增长已近停滞,支撑作用减弱。
2016年上半年,六个重点行业的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下降4.8%,降幅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降幅。六大重点工业行业里,汽车制造业结构在产出、盈利方面较合理,但受全球产业波动影响最大,稳定性较差。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看,2016年上半年完成总产值3853.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7%。其中,新能源增长22.1%,新能源汽车增长38.3%。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比,是上海制造业转型的有效路径。但从数据上来看,属于制造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仍然赶不上属于服务业的增加值增长。
二是坚持服务业增长与制造业增长协调发展的底线。过去30多年中,上海经济发展既表现为总量规模的扩张,也呈现为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过程。服务业发展对上海经济结构调整具有积极意义,但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过大差距会造成直接的挤压效应。在全球前五大经济体中,只有1975年的日本、1974年的法国、1993年和2009年的德国,服务业比重提高速度超过2%。
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主动需求方,决定着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高度和竞争力。如果第二产业比重过快下降,有可能会反过来侵蚀服务业升级的基础,拖累服务业高端化进程。当然,这并非说意味着要减缓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而是要求制造业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
重点发展方向
当前,上海经济发展正处于深度调整阶段,经济走势前景良好,但也面临一些发展瓶颈,如人口红利基本结束、要素成本居高不下、投资周期正逢低谷等。要实现“25%左右”的制造业底线目标,应当明确重点发展方向。
改变传统制造业发展观,以价值链为核心,集聚重点领域、产业链重点环节。要更加注重围绕“小、精、尖”打造核心竞争力。具体来看,“小”是不以量产规模、全产业和全产业链发展为追求目标;“精”是焦聚重点领域、产业链重点节环,拥有核心掌控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尖”是掌控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品牌,增强对外、对市场的影响力。
优化制造业主体结构,完善区域产业格局。建议上海国有大型企业基于“互联网+”的竞争态势,通过联盟的方式构建制造服务化平台。围绕这一目标,应加快国企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考核评价机制,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国企开展创业风险投资。
全力打造“隐形冠军”,抢占全球价值链高端。在科技发展的背景下,草根创新已成为重要的创新源头。可打造上海科研院所创新联盟计划,形成重大任务牵引、集中分散结合、若干团队协同的研发模式,打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的通道。
深化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产业的改造,推动互联网制造业发展。围绕个性化、柔性化、订制化等消费新特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供应链技术等在机械、纺织、运输、贸易等传统行业的应用,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
利用新一轮产业革命打造长三角“制造腹地”。上海制造业应该形成整合长三角制造能级的能力,培育类似西门子、通用电气这类提供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集成企业。在发展智能制造过程中,积极吸引全球领先企业和高端人才的广泛参与。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本文为《“十二五期间”上海制造业发展评估》课题部分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