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杨帆:不只是中等收入阶段有陷阱

2016年08月01日 09:23   来源:环球时报   杨帆

  世界银行2006年首度将“中等收入陷阱”定义为“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这种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阶段攀升,不能够被重复使用。当进一步经济增长被原有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的上限,一国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期”。

  有些人据此认为只有在中等收入阶段存在陷阱,低收入就没有陷阱,会自然发展到中等收入,然后进入“陷阱”, 但这是误解。事实上,在各种收入水平上都有陷阱。

  世界银行2015年把收入分为高中低五等。按人均国民总收入,低收入为1025美元以下,偏低中等收入在1026-4035美元区间,偏高中等收入在4036-12475美元区间,高收入国家高于12475美元。

  低收入陷阱更可怕,更普遍,“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不断上升便是例证。1971年联合国把标准定为“人均GDP 100美元以下,制造业比重低于10%,识字率20%”,当时共24国。1981年的标准是“人均GDP 250美元以下”,有39国。1991年的定义为“长期遭受发展障碍,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低,有严重结构性缺陷,人均GDP 600美元以下, 人口不超过7500万,实际生活质量指数(预期寿命、人均摄取热量、入学率、识字率等)不超过47点,经济多种经营指数(包括制造业、工业就业比重等)不超过22点”。基于此定义的升级版,联合国《2014年最不发达国家报告》共划定可获得援助、优惠市场准入、特别技术援助的48个国家。

  所谓“发达国家”步入高收入阶段后,难道就没有“陷阱”了吗? 当然也不是。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正是日本“雁形发展模式”失败的体现。这个理论把日本定位为亚洲经济和技术的火车头,从美国吸收技术向“亚洲四小龙”转移,再向东南亚转移,最后才是中国大陆。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日本丧失经济主导地位,停滞20年,积累率从20%几乎降为零。 而中国,则一举跃升为亚洲核心国家。

  再看欧洲,欧洲经济一体化前期取得成功,是因为和平与资本自由化,一旦把“自由”扩大到人的自由,即劳动力自由流动,整个欧洲就承受不了。

  2008年欧洲爆发债务危机,背后是长期的“高福利,高享受”,生活方式不积极,人口严重老龄化,生育率和积累率极低,“一不生孩子,二不储蓄,吃光分净”,投资不足使经济停滞。 以“全球化”“市场化”为普世价值的西方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似乎也走到了拐点,泡沫经济膨胀,似乎随时到处可以崩盘,世界性两极分化加重。

  全球范围来看,西方大国中,只有美国还有很大移民空间,欧洲、日本算不上什么大国,发展潜力基本饱和,将在既有发展水平上长期停滞。 欧洲经济一体化,只能停留在贸易和资本自由的层面上,人口自由流动、政治一体化都不可能,依靠美国强化北约军事力量,作用有限。 欧洲近期的“难民潮”,已经发展为连续恐怖袭击。德国在2016年7月份8天之内竟遭超过4次恐袭,已丧失往日的宁静和安全,这似乎预示西方化使某些文明走入绝境。这就是“发达国家陷阱”,它们病得难道不轻吗?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