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全治理有硬件不足的问题,也存在管理缺位的现象,更缺少具备安全常识、掌握逃生技能的“群众基础”;特别是人员应急疏散这个公共安全短板,需尽快补上
看我写下这个题目,女儿很是不解:“小学、中学不都有火灾消防演练课吗?消防员会讲疏散纪律、标准姿势等知识啊。”
可是,我小时候从未接受过安全消防教育,来到大城市这20多年,从211的名牌大学到楼高院阔的大单位,也从未参加以及目睹过紧急安全情况疏散演练,“有麻烦就跑呗!”想法很简单。直到汶川地震时,看到人们纷纷从楼上奔下来又进退两难的样子——回到楼里不踏实,待在楼下又担心被“玻璃雨”击中,才深觉“怎么跑、往哪跑”是个问题:
离办公楼、住宅楼最近的应急避险场所在哪里?怎么个跑法路线最短?火灾的话往上跑还是往下跑?发生地震、水灾时恰好在地铁里怎么办?
我所居住的城市人口上千万,要是遭逢天灾人祸,发生公共安全事件,疏散起来没有点章法,可怎么了得!
跟家人聊起这些,被笑杞人忧天。与国外回来探亲的亲戚说起,对方则一脸惊讶:“你们真的不知道这些常识吗?在我生活的城市,人们对住家、单位附近应急避难场所,就像菜市场一样熟悉,如何撤离疏散,从公司到社区,也都是妇孺皆知的啊。”
两相比较,差异明显;看看现实,更令人忧心。当爆炸、火灾、地震、水灾等灾难突然来临,居民平时是否有安全意识、是否接受过安全培训,立见分晓。最近频繁发生大客车火灾事故,有些乘客完全不知安全锤、逃生窗口在哪儿,错失最后一丝逃生的机会,令人扼腕唏嘘。2015年天津港爆炸后的网络视频显示,第一次爆炸后,仍有不少居民站在危险范围内的建筑物窗前观望、拍摄,直到第二次爆炸震碎玻璃,才惊叫四散。今年夏天,很多城市暴雨后严重积水,“小心下水道吞人”“小心电线杆漏电”等安全提示,都零散地流转于微信、QQ群中,没能成为官方宣导的、系统全面的安全常识,无法阻止那些涌上街头“看海”“打鱼”的人们……
这些现象都反映出,我们的城市安全治理有硬件不足的问题,也存在管理缺位的现象,更缺少具备安全常识、掌握逃生技能的“群众基础”,特别是人员应急疏散这个公共安全短板,需尽快补上。
硬件的短板要补。大城市建设加速,用地日益紧张,但从功能分区到用地审批,必须给应急避难场所留下足够空间,与周围路网有效衔接,并完善配套消防、供电、供水等设施,使其在灾难来临时,成为呵护千万人生命的安全岛。对上海陆家嘴、北京CBD等“楼宇森林”,在建筑规划审批这一关,就要把地面、地下安全出口和路线设计能否满足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所需,作为“必考题”。虽然这些地方寸土寸金,但宁可牺牲“发展的速度”,也要留足“生命的通道”。而在乡村,学校房舍、村民广场等设施从选址地势高低,到房屋抗震、防火性能,以及操场、房顶能否降落直升机,等等,都要按“村民紧急避难所”的标准考量。
管理的软肋也要补。某些安全漏洞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暴露。要改变“贯彻政策意图的会多、红头文件多、检查多,强调各方参与、全员行动的安全知识培训少、实践演练少”的现状。特别是在人员密度较大的城市社区、商业区,留守老人和儿童较多的乡村,要确保安全常识覆盖到每个社会成员,安全疏散指令能快速下达到每个机构和个人,让群众安全、有序疏散,让城市未被损毁的水、电、气、交通、医疗等公共系统发挥作用,都需操练起来。
这其中,要特别强调社会力量的参与。当突发水灾、震灾超出了城市自身承受能力范围,单靠政府力量应急处置远远不够。要通过完善奖惩和补偿机制,使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成为应急疏散的得力协作者。同时,应对城乡居民进行应急技能教育和培训,增强人们的应急管理意识和自救能力。
城市安全应急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灾前预警、灾中处置、灾后重建、利益协调等一系列问题的应急决策,在网络时代,要善于运用移动互联等手段,调动共享情景信息来快速形成应急决策方案,并发布预警、疏散指令,合众人之力抗灾自救。
有备方能无患。我们希望有一条无形的安全通道,穿越欣欣向荣的城市、绿柳繁花的乡村,让人们在灾难意外到来之际,能安全抵达下一个希望的出口。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