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专门针对网售面膜产品非法添加问题的监督性风险监测结果。经过筛选和甄别,工作人员从各大电商平台和一些微信卖家处共购买了各类功效面膜137个,对化妆品中的禁用物质糖皮质激素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网售面膜产品的安全性不容乐观,有33个面膜样品检出非法添加了糖皮质激素,占总抽检样品的24.1%。(7月25日《深圳晚报》)
当前,无论网络还是实体美容店所主推的面膜,许多都号称具有快速美白、嫩肤等功效。这当然属于夸大宣传,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事实上,许多含有糖皮质激素的面膜,短期内的确可以起到一定的美白和嫩肤作用。这是因为,糖皮质激素具有消炎、消肿、抗敏等功效,能迅速减轻面部的炎症、水肿、过敏等反应,特别对于皮肤病或皮肤损伤,短期效果往往较好。
这样的效果对消费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许多消费者看不到背后的风险,好处一目了然,药物的毒副作用反倒成了不确定的风险。退一步讲,即使消费者看得到风险,也可能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偶尔用一用也无妨,让自己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看上去更美,似乎值得为之冒险。
但这类面膜潜在的风险显然不容低估。糖皮质激素属于处方药,且毒副作用较强,含有此类药物的面膜,被网友称作“鸦片面膜”。譬如,它具有依赖性,只要使用过几次就不能随便停用,否则就会产生更严重的炎症或其它不良反应,医学上称之为“激素反跳现象”,医生减量这类药,需要进行精确策划和观察。此外,它还具有其它多种不良反应,不具备用药指针,没有排除禁忌症,医生不敢轻易使用这类药。
对于这类面膜,当前主要按照化妆品来监管。因为商品本身属于化妆品,只不过它添加了不该添加的药品而已,且按化妆品监管也不缺乏依据,《化妆品卫生规范》明确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糖皮质激素,对于违规添加也不缺乏罚则。因此,将之当成化妆品监管具有合理性。
但另一方面,既然面膜上带有糖皮质激素,按药品监管也并非不可以。首先,使用这类面膜,其效果与外敷糖皮质激素类药无异。其次,其它领域违规添加的药品多起辅助作用,但面膜上的糖皮质激素则起主要作用。某种程度而言,带药的面膜是一种独特的外敷给药途径,和其它外敷或内服途径没有本质区别,站在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假药的角度,将其当作假药看待似乎更为合适。
更重要的是,纳入不同的监管范畴,无论监管方式还是处罚力度都大不相同。若按化妆品监管,就会按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来处罚,其震慑力要差不少;相反,若按药品监管,销售这类面膜可等同于销售处方药,监管的重视程度更高,过程更严密,处罚力度更大,这有利于净化美容市场,避免消费者掉入这个“美丽陷阱”。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