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自我出新,据实立新

2016年07月25日 08:04   来源:人民日报   邢福义

  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学者来说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如何为学?中国数千年灿烂文化经历代代累积,凝结成了睿智的国学理念。在众多学科领域均能起到引领作用的,当是被概括为“朴学精神”的朴学学风。我把朴学学风归结为“四必”:事实必竭力占有,证据必充足可靠,结论必令人信服,有错必坦诚改之。当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弘扬朴学学风。这里不妨结合我国国学、语学发展作一点讨论。

  历史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万物不断演变。国学也好,语学也好,全都如此。近年来,国学研究展现新貌,并非仅仅停留在“国故”之上。在古代,文字、音韵与训诂皆属国学。古人为了解读经典,研究总结出这三学,称之为“小学”。“小学”是国学宝塔之基层,是学子们在初级阶段必须掌握的工具。这就像有了镰刀,才好割稻;有了锄头,才好开沟。到了现代,中国语学发展迅速、范围扩展,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包括四大分支:一为汉语汉字研究;二为语言理论与语言应用研究;三为民族语言研究;四为外国语言研究。文字、音韵、训诂的内容,已为第一分支所涵盖。仅是第一分支,又有许多下位分支。

  不管怎么发展变化,任何学科发展的推进器都是一个“新”字。当前,中华文化复兴的客观形势引发了风生水起的国学潮,国学研究院多处成立,国学类活动频繁举行,青少年受到国学氛围的滋润。那么,国学如何以朴学学风为先导不断求新?这个问题许多学者肯定都在探索。就中国语学的求新而言,目前最大的热点是现代汉语语法问题。在这方面,求新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植根事实、自我出新。毋庸讳言,一直以来中国语法学者强于刻画事实、弱于创建理论。所谓理论,包括宏观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一个学科的成熟,以学派或流派的形成为标志;而学派或流派的形成,是以提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理论和推出代表性著作为前提的,同时还应该拥有能够前递后接的良好学术梯队。汉语语法研究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在事实发掘方面已然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对自己的语言,中国人从表层意思到内在文化蕴含都有深刻的领悟,这是我们的最大优势。今后,只要目标明确,在扎根自己语言的前提下,弘扬朴学学风,发挥我们的智慧,创建出“自我”品牌的理论和方法绝对不是做不到的事。宋代叶绍翁有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此不妨改动两个字借以寄托期盼:“春色满园关不住,新枝红杏出墙开。”

  二是重视引进、据实立新。现代中国语学,离不开引进的话题。《马氏文通》就是在国外理论的影响下写出来的,后来出现的重要著作基本上也都受到国外理论的影响。但是,国外理论的移植存在一个“水土”问题。众所周知,生长在甲地的果树,如果移植到水土相异的乙地,有的不能生长,有的虽能生长但必须想方设法让它适应新的水土。真正适合于我国语言文字的理论和方法,最终只能产生在我国语言文字的沃土中。因此,应该特别强调“研究植根于汉语泥土,理论生发于汉语事实”。如今,引进的国外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时新的粗糙说法,只能时髦一阵子;一类是时新而合理的说法,但由于语种有别,不能原样不动地用于汉语。因此,“据实立新”应该成为一条原则。外国的理论应该重视,但又必须按朴学精神做“洋为中用”的创新性处理。现在,刊物上有些文章忽视客观存在的大量事实,自造一两个例子加以发挥;有的甚至于采用偷换概念等办法曲解事实,借以解证外论,这样显然容易产生误导。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