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推行城镇化应如何避免“道路曲折”?

2016年07月20日 15:12   来源:CE.cn   

  新闻背景:

  近日,新华社记者赴安徽、四川、湖北等地调查发现,多数试点中小城市已经全面放开农民进城落户。虽然农民进城落户已实现“零门槛”,但农民落户意愿普遍不高,有县城2015年农转非仅200多人。随着农村户口“含金量”逐渐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愿意在城市买房、工作、生活,但选择把户口留在农村。(7月19日 新华社)

  农民为何“进城不愿落户”?

  简单讲,是中小城市户口价值难以打动农民,而农村户口“含金量”日益上涨。

  虽然中小城市户口如今仍“捆绑”某些福利,但绝大多数福利已经与户籍剥离,比如孩子在中小城市上学、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等,都不再需要城市户口,这是进步,但也意味着中小城市户口相比过去已“贬值”。再说农村户口价值。一是农民认为自己的“根”在农村,只有户口在农村才能把“根”留住,让自己以后有退路;二是土地的价值,土地与户口往往连在一起,由于近些年土地价值日益上涨,农民自然不想失去土地分红,因为这是农民翻身的主要依靠。【详细

  “逆城镇化”,尊重个人权利是首位

  “逆城镇化”现象的出现,有可能影响城镇化率的提升速度,面对这种情况,尊重个人权利应放到首位。过去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些地方出现过赶人上楼等现象,唱歪了新农村建设的经,失去了民意的配合,这样的教训需要汲取。尊重个人权利,不仅意味着尊重农村人口的选择权和迁徙权,还意味着要想方设法扩大农村人口进城落户后的相应权利。如果新老城镇户籍人口的发展和社会保障权利做到了尽可能公平,“逆城镇化”就不会取代新型城镇化的进程。【详细

  鼓励农民进城 权利保障要跟上

  调查显示,近半农民工不想进城,超六成愿到年龄就回乡。这折射出了农民工进城焦虑,更折射出了农民工的多重诉求,如情感归属、社会认同、国民待遇等等。【详细

  推进城镇化建设,不只是让农民的户籍变成市民户籍、让他们进城买房这么简单,还应有更多的权利与保障辐射;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在就业创业等公共服务上做文章,免除农民进城后的后顾之忧。【详细

  实行城市公共服务全覆盖,并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长效机制,在培训、就业、社保、维权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为农民工在城市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环境,从制度上给他们以心理认同和归宿。总之,努力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详细

  畅通城镇化之路还需加强顶层设计

  清晰稳定的政策预期,才能让政策发挥效应。当下最重要的,不是对城镇化率进行量化考核,而是对制度设计的进程进行量化考核。明确了对农村人口原有权益的评估和变现机制,明确了对新市民的权益保障,同时保证农业生产能力不下降,提高城镇化率才能畅行无阻。【详细

  微言大义:

  @我的小名叫荒诞:没有稳定工作,要个城市户口吃吗?

  @校长抄作业:中国农民是最可怜的群体,他们的利益被放置于城市居民之后。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推行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背负着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重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以确定的是,城镇化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如何在具体实施时避免“道路曲折”,恐怕还需要更加重视农民的诉求,将“新型城镇化”的宗旨贯彻到底,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落实到位。“平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任何以单方面付出维系的关系都无法长久。城镇化推进畅行无阻,应当“至少不损害其利益”。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